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民困饥寒为盗贼,却从乐处弄干戈。
大都郡邑初轻视,不剪柔桑烦斧柯。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疾苦。"民困饥寒为盗贼"直接揭示了百姓因生活艰难而被迫沦为盗贼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却从乐处弄干戈"则讽刺了那些在享乐中消耗国力,热衷于军事争斗的权贵,他们并未真正关心民生疾苦,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
"大都郡邑初轻视"一句,指出地方官员起初可能并未重视这种民生问题,对百姓的困境缺乏应有的关注和解决。"不剪柔桑烦斧柯"用了比喻,"柔桑"象征百姓的生计,"斧柯"则代指解决问题的手段,意思是如果官员能真心为民,就不应让百姓的生活困难到必须动用武力的地步。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批评了官府的冷漠和无能,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不详
稻粱平地寇难防,到处搬为塞上粮。
路险林深多脱谷,东风绿偃满山秧。
风动绿林千里乱,星垂黑气万家灾。
可怜堕在如今劫,人祸天刑先后来。
山花依旧发新丛,沟浍池塘水自通。
前日人家无间断,颓墙破灶草莱中。
茅柴白白两三杯,客里情怀旋旋开。
正喜江头风月好,却缘风月又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