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惠山酌泉

黛眉不点吴娃,淩波独秀空烟际。

疏林霜染,深蹊苔涩,虚堂澜绮。

溅沫跳珠,清声泻玉,石鳞荒翠。

自凭阑照影,古人不见,閒愁逐,轻鸥起。

一桁竹炉烟细。卧听松、筝琶净洗。

孤怀谁识,临风把盏,低徊问水。

斜日游船,古阴秋苑,笙歌催醉。

唤铜瓶载取,归来重试,在山泉味。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鉴赏

这首《水龙吟·惠山酌泉》是清代词人王鹏运的作品,描绘了惠山之畔品茗赏泉的雅致情景。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

“黛眉不点吴娃”,以女子之眉喻山峰之黛色,形象地描绘了山峦的青翠与秀美。“淩波独秀空烟际”则进一步渲染了山间云雾缭绕、独树一帜的景象。接下来,“疏林霜染,深蹊苔涩,虚堂澜绮”几句,通过霜染的疏林、苔藓覆盖的小径和装饰华丽的厅堂,展现了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美景。

“溅沫跳珠,清声泻玉,石鳞荒翠”则是对泉水的生动描绘,泉水跳跃如珍珠,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同玉石般清越,石头上的青苔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翠绿。这一系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超凡脱俗的氛围。

“自凭阑照影,古人不见,闲愁逐,轻鸥起”表达了词人独自倚栏杆,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心中却涌起淡淡的忧愁,仿佛与古人对话,让思绪随轻盈的鸥鸟飘散。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既有自然之美,也有人文之思。

最后,“一桁竹炉烟细,卧听松、筝琶净洗。孤怀谁识,临风把盏,低徊问水。斜日游船,古阴秋苑,笙歌催醉。唤铜瓶载取,归来重试,在山泉味”描绘了词人在竹炉旁煮茶,聆听松涛与筝琶声,面对孤独的内心世界,与自然对话,享受着斜阳下的宁静与美好。词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生活真谛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水龙吟·惠山酌泉》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更蕴含了词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吴江枫老,以杂树閒之,尤鲜丽可玩,舟中读玉泉咏叶诸词,即用其韵以志幽赏

疏黄败绿,爱寒林江步。掩映吴枫冷红舞。

炫秋容、最是径转帆回,鸦背闪、点点夕阳明处。

暮山岚翠敛,持底明妆,认取笼烟几行树。

老去绮情删,沟水东西,愁更忆、题琼残句。

尽艳入、诗心比春花,叹谁识鏖霜,岁寒良苦。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念奴娇.逭暑焦山自然庵,为庵主六公题如此江山图,用东坡赤壁韵

云埋浪打,想髯翁、当日吟边风物。

问讯江山无恙否,目断岩岩苍壁。

断续惊涛,联翩游屐,好句留冰雪。

焦仙醒未,为予唤起英杰。

最是枨触愁心,禅天梵放,云外清笳发。

扑地苍烟飞不起,海气浮空明灭。

秋色西来,中原北望,天远青如发。

孤光不改,多情祇有圆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木兰花慢.归德访西陂故址

纬萧图画里,记亲见、草堂幽。

甚浴鸭池荒,栖莺柳老,春淡成秋。汀洲。

钓人居处,有平泉、树石记中收。

剩得残山一角,冷烟低罥閒愁。悠悠。往事问沙鸥。

文采宋黄州。是少日兵戈,承平觞咏,投老菟裘。

扁舟。待盟旧隐,怅暮天、无际乱云流。

怕有夷歌夜起,惊心慵听渔讴。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浣溪沙

老去耽游藉息机,四年三度此停騑。

巫山仍隔楚云西。

野驿风高尘漠漠,首春寒重雾霏霏。

醉呼浊酒自添衣。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