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四)次杨子耕韵

山绕吴城,修竹外、满林围碧。

任孤樯百丈,远牵江色。

政简民闲无一事,同游仍是鸳鸾客。

到晚年、遗爱续新题,都堪说。修门赋,今谁续。

痛饮士,天应惜。正彩霞垂帔,暮风飘瑟。

笑疾禅痴今在否,风灯石火同飘忽。

去醉乡、深处著身心,休铭栉。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开篇“山绕吴城,修竹外、满林围碧”勾勒出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山环绕着城市,竹子修长而外延,林中绿意盎然,营造了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

接着“任孤樯百丈,远牵江色”则是诗人对这种境界的一种享受和放纵,任由竹影长达百丈,远处的江水之色也被牵引进这宁静的画面中。

“政简民闲无一事,同游仍是鸳鸾客”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下,政治清简,民众安居乐业,没有任何烦恼的事情,诗人与朋友们一起漫步,享受着超脱尘世的自由自在,就像那些不为物役的仙鹤一样。

“到晚年、遗爱续新题,都堪说。修门赋,今谁续”则是在这样的生活中,即便到了晚年,也依旧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但对于过去的那些诗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续写。

“痛饮士,天应惜。正彩霞垂帔,暮风飘瑟”这里的“痛饮士”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是对那种能在美景中痛快饮酒的生活态度的一种赞赏。而“天应惜”则表达了一种珍惜时光的心情。紧接着,“正彩霞垂帔,暮风飘瑟”描绘了一个华丽的晚景,晚风吹动着树叶发出沙沙声。

“笑疾禅痴今在否,风灯石火同飘忽”这里“笑疾禅痴”可能是对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心境的一种赞美,而“今在否”则是在询问这种心境是否还存在。后面的“风灯石火同飘忽”则是用来形容时间易逝,像风中摇曳的灯火和燃烧着的石头一样,都会很快地消逝。

最后,“去醉乡、深处著身心,休铭栉”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自然中找寻一片属于自己的安宁之所,将身心都沉浸其中,不再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同柳仲修在赵屯

西风秋日短,小雨菊花寒。断云低古木,暗江天。

星娥尺五,佳约误当年。小语凭肩处,犹记西园。

画桥斜月阑干。鸟啼花落,春信遣谁传。

尚容清夜梦、小留连。青楼何处,宝镜注婵娟。

应念红笺事,微晕春山。背窗愁枕孤眠。

形式: 词牌: 促拍满路花

蓦山溪(其一)

韵高格妙。不数闲花草。

向晚小梳妆,换一套、新衣始了。

横钗整鬓,倚醉唱清词,房户静,酒杯深。

帘幕明残照。扬州一梦,未尽还惊觉。

自恁在心头,拈不出、何时是了。

吴霜点鬓,春色老刘郎,云路远,晚溪横,谁见桃花笑。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二)

元宵灯火。月淡游人可。

携手步长廊,又说道、倾心向我。

归来一梦,整整十年馀,人似旧,去无因,牵惹情怀破。

章台杨柳,闻道无关锁。

行客挽长条,悄不似、当初些个。

而今休也,摇落任东风,但恣意,尽留情,我也知无那。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鹊桥仙

西风不落,薄衾孤枕,记起花时些个。

宿愁新恨两关心,说道理、分疏不可。

别愁如絮,佳期何在,古屋萧萧灯火。

打窗风雨又何消,梦未就、依前惊破。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