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五岳观寄邻几圣俞

五岳神仙境,可闻不可攀。

安知采真游,近在都城间。

楼观横飞云,虎豹司重关。

车马自兹止,始觉非人寰。

层波涨沧溟,参差出三山。

金银丽宫阙,日月相循环。

东来复几时,花草纷斑斑。

长杨垂轻丝,若委千髻鬟。

氛埃无由及,鱼鸟相与閒。

造适不自知,忽如脱沈瘝。

那得窥壶中,逍遥去尘阛。

主人自瑶杯,劝客流霞殷。

此中可遗老,岂独聊忘还。

嗟嗟二三子,世路迷险艰。

流光竞奔走,俯仰移朱颜。

谁肯委俗纷,相从解朝班。

濯君冠与缨,春谷水潺潺。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五岳神仙境界的向往与探索,以及在世俗世界中的困顿与解脱。诗中以“五岳神仙境”开篇,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接着通过“可闻不可攀”表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感。随后,诗人描述了进入仙境后所见的楼观、虎豹守卫、车马停驻等景象,暗示了仙境与人间的界限,以及踏入仙境后的超然感受。

“层波涨沧溟,参差出三山”描绘了仙境的广阔与神秘,“金银丽宫阙,日月相循环”则展现了仙境的富丽堂皇与永恒之美。“东来复几时,花草纷斑斑”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长杨垂轻丝,若委千髻鬟”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仙境中的景致。

“氛埃无由及,鱼鸟相与閒”表现了仙境的纯净与和谐,“造适不自知,忽如脱沈瘝”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束缚后的自由与解脱感。“那得窥壶中,逍遥去尘阛”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主人自瑶杯,劝客流霞殷”描绘了仙境中的欢聚场景。

最后,“此中可遗老,岂独聊忘还”表达了对仙境生活的留恋,“嗟嗟二三子,世路迷险艰”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困惑与无奈,“流光竞奔走,俯仰移朱颜”描绘了时光的匆匆流逝,“谁肯委俗纷,相从解朝班”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反感,“濯君冠与缨,春谷水潺潺”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束缚、回归自然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解脱。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溪上避暑

滴沥松下雨,清微萍际风。

欣然此时赏,我与斯人同。

倦鸟堕水上,游鱼翔鉴中。

不言阅群动,未觉幽兴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东馆避暑

虚馆含微风,高梧散层阴。

逍遥敞户牖,旷荡披烦襟。

云光压孤城,火气连千岑。

四海俱探汤,独清亦何心。

愿倾西湖水,起就三日霖。

落落抱寸诚,此志谁能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得隐直书

庭柯结浮阴,深竹听鸣鵙。

晚凉爱轩宇,默念得佳客。

适有南逝鸟,堕君一封帛。

眷予方幽独,慰我正相忆。

洛中轻肥地,子复憔悴色。

富贵若可求,吾从执鞭役。

形式: 古风

隐直近诣阙献书报闻

炎晖若探汤,周道行倭迟。

之子忍重跰,斯人方病痱。

上书苍龙阙,移副鼎足司。

卓跞动群听,谓言即张弛。

虞卿万乘相,子房帝王师。

古事可彷佛,世涂实参差。

天阍虎豹深,弃我忽若遗。

却走国西门,素衣化为缁。

行行屡回首,未忍从此辞。

贤者爱其君,肯如悻悻为。

吾闻先达语,进退自有时。

版筑不为辱,饭牛岂嫌迟。

男儿建功名,或与老大期。

努力梁甫吟,古人不予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