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里访遗尘,莺声泪湿巾。
古书无主散,废宅与山邻。
宿草风悲夜,荒村月吊人。
凄凉问残柳,今日为谁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怀旧之情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万里访遗尘"表明诗人不远千里来寻找昔日友人的踪迹,而"莺声泪湿巾"则透露出诗人在见到旧地后所感受到的深情与悲哀,莺鸟的鸣叫如同朋友间的对话,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古书无主散"和"废宅与山邻"分别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物是人非,古书没有主人而随风飘散,荒废的住宅与远处的山相邻,显现出一片萧索与孤寂。
"宿草风悲夜"和"荒村月吊人"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的情境。宿草在夜风中摇曳,发出哀伤之声,而荒村中的明月似乎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悲凉,仿佛在为逝去的人们而挂念。
最后两句"凄凉问残柳,今日为谁春"则是对环境与内心世界的总结。诗人问那被风霜侵蚀的残柳,为何还要经历这凄凉的季节,而春天的到来,又是为哪些不再的人而来?这里蕴含着深深的无常感和悲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友情、岁月流逝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不详
闲门横古塘,红树已惊霜。
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
孤烟起蜗舍,飞鹭下渔梁。
唯有田家事,依依似故乡。
清无车马尘,深洞百花春。
鸡犬疑沾药,耕桑似避秦。
登山采樵路,临水浣纱人。
若得心无事,移家便卜邻。
欲暮候樵者,望山空翠微。
虹随馀雨散,鸦带夕阳归。
穷巷长秋草,孤村时捣衣。
谁知多病客,寂寞掩柴扉。
远节惨言别,况予心久违。
从来忆家泪,今日送君归。
野路正风雪,还乡犹布衣。
里中耕稼者,应笑读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