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低枝垂蕊逗疏阴,不学髯龙干百寻。
此去江南知几驿,只今谁动故人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低矮的树枝上挂着含苞待放的花朵,它们在稀疏的树荫下轻轻摇曳,与高大的髯龙(可能指松树)形成对比,后者则直耸云霄,百寻之高。诗人借此表达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它选择低调地绽放,而非追求高傲的姿态。
接下来,诗人想象这梅花将南行至江南,不知会经过多少驿站,暗示了旅程的遥远和梅花的坚韧。最后,诗人发出感慨,询问如今还有谁能够像他一样被这梅花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整首诗寓情于景,借梅言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品质的欣赏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不详
词人。自号懒真子。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蝇馆先生心若灰,犹怜梅蘤傍墙栽。
瀛洲快睹春风面,却笑江南苦未开。
闻说青腰夜雨霜,水沉山麝泄寒香。
西湖处士多标榜,端的包羞是海棠。
化工巧缀一枝斜,点玉凝酥碎叠纱。
待得春来开满树,何如忍冻雨三花。
罗袜初凌一水间,霜深应怯夜来寒。
含章檐下浑冰雪,却要骚人带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