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穷谷回看尽,孤城平望遥。
市声衙日集,海盖午时消。
冠带才通汉,山川更入辽。
春风解冰雪,最觉马蹄骄。
这首诗描绘了檀州的壮丽景色与独特氛围。首句“穷谷回看尽,孤城平望遥”以远眺之姿,勾勒出山谷的深邃与孤城的遥远,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孤寂的意境。接着,“市声衙日集,海盖午时消”两句,通过市井的热闹与时间的流转,展现了檀州的繁华与时间的推移,同时暗示了城市生活的节奏与变化。
“冠带才通汉,山川更入辽”则进一步揭示了檀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既是连接中原与北方边疆的通道,也是不同文化交汇的场所,体现了历史上的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最后,“春风解冰雪,最觉马蹄骄”以春风化雪、马蹄轻快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寓意着希望与新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檀州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风貌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疏钟不隔雨,迢递入重城。
倦客未能寐,归禽初不惊。
霏微通暮色,飒沓隐秋声。
帘幕鲜风起,明朝应早晴。
珍簟平铺水,珠帘半捲风。
劳生高枕里,多事剧棋中。
性僻非朝隐,民淳赖岁丰。
翛然对松菊,但觉讼庭空。
微躯定谁恨,清啸不知劳。
屈宋悲秋苦,夷齐卧隐高。
风林含咽绝,露叶动萧骚。
何必催摇落,人今已二毛。
秋至感人思,登临成惘然。
浮云帝乡外,落日古城边。
归雁声相别,幽花色可怜。
名山负独往,触物见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