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舅夙兴三首(其三)

暑逐池莲尽,寒随塞雁来。

衣裘虽得暖,狐貉正相哀。

僧汲辘轳晓,车鸣关锁开。

不因朝鼓起,来帙乱书堆。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夏天的酷热随着池塘莲花凋零而消退,寒冷随着边塞的大雁南飞而临近。
尽管穿上了厚实的衣服,但狐狸和貉子还在为严寒而哀叹。
清晨,僧人提着辘轳打水,城门在车马声中缓缓打开。
不是因为早朝的鼓声,而是书籍堆积如山,我才起身。

注释

暑逐:酷热消退。
池莲:池塘中的莲花。
寒随:随着……到来。
塞雁:边塞的大雁。
衣裘:厚实的衣服。
狐貉:狐狸和貉子。
哀:哀叹。
僧汲:僧人打水。
辘轳:汲水工具。
晓:清晨。
车鸣:车马声。
关锁:城门。
朝鼓:早朝的鼓声。
帙:书籍卷轴。
乱书堆:堆积如山的书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季节更替中自然景象与人们生活的点滴。"暑逐池莲尽"写夏季过去,池中的莲花凋零殆尽,暗示着秋天的到来。"寒随塞雁来"进一步点出秋意渐浓,北雁南飞带来了寒冷的气息。"衣裘虽得暖"表达了对衣物换季以应对气温变化的感慨,而"狐貉正相哀"则寓言般地暗示了动物们在严寒中寻找庇护的困境。

诗人通过"僧汲辘轳晓"描绘清晨僧人汲水的场景,辘轳声在黎明时分回荡,展现了宁静的乡村生活。"车鸣关锁开"则描绘了城门开启,行人开始活动的早晨景象。最后两句"不因朝鼓起,来帙乱书堆",诗人以自己为例,表示并非因为官府的早朝鼓声才起身,而是被书籍堆积的生活所吸引,流露出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和专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季节变换为背景,展现了日常生活的细节,寓含哲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清新自然和深沉内敛的风格。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和外舅夙兴三首(其二)

风烈僧鱼响,霜严郡角悲。

短童疲洒扫,落叶故纷披。

水冻食鲑少,瓮寒浮蚁迟。

朝阳乌鸟乐,安稳托禅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外舅夙兴三首(其一)

瓜蔓已除垄,苔痕犹上墙。

蓬蒿贪雨露,松竹见冰霜。

卷幔天垂斗,披衣日在房。

无诗叹不遇,千古一潜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吕秘丞

北海樽中忘日月,南山雾里晦文章。

清朝不上九卿列,白发归来三径荒。

车辙马蹄疏市井,花光竹影照门墙。

人间荣辱无来路,万顷风烟一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师厚郊居示里中诸君

篱边黄菊关心事,窗外青山不世情。

江橘千头供岁计,秋蛙一部洗朝酲。

归鸿往燕竞时节,宿草新坟多友生。

身后功名空自重,眼前樽酒未宜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