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其十一)

篷窗雨来声渐响。默坐心虚旷。

萧萧丛竹间,簌簌梧桐上。灞陵潇湘真髴髣。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静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意境。

首句“篷窗雨来声渐响”,以雨声渐起开篇,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雨中的小屋,窗户被雨水敲打的声音逐渐增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接着,“默坐心虚旷”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静坐,内心却变得空灵而开阔。这不仅是对雨声的回应,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萧萧丛竹间,簌簌梧桐上”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竹林与梧桐在雨中摇曳生姿,雨滴落在叶子上的声音清脆悦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这里的“萧萧”和“簌簌”分别描绘了竹叶和梧桐叶在雨中的声音,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灞陵潇湘真髴髣”一句,借用历史上的两个地点——灞陵和潇湘,来象征广阔的天地和深远的历史,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和悠久历史的向往与感慨。这一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增加了历史文化的深度,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饱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雨声、竹林、梧桐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的独白,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雨中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江引(其十二)

沉沉雨深当夜午。爽气浮轩户。

情忘水竹居,梦断长安路。洗胸中从来尘与土。

形式:

清江引(其十三)

耳边萧萧还袅袅。风雨同时到。

前村烟花微,远寺钟声杳。可人不来添静悄。

形式:

清江引(其十四)

兰灯摇摇秋夜永。淅沥生清听。

平添烟水深,洗濯苔矶净。朝来吾将乘钓艇。

形式:

清江引(其十五)

风声雨声连四野。萧散篷窗下。

一杯聊自持,万虑无萦挂。长安道中泥没马。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