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的《次韵辉卿感春(其三)》。诗中描绘了春天花园的美景与诗人的感慨。首句“闻说群芳初满园”,诗人听说花园里百花齐放,充满了生机。然而,“未能寻赏恨参天”表达了诗人未能亲自前往欣赏的遗憾,参天之树似乎在阻隔他的视线。
接着,“风豪雨横伤莺蝶,酒冷诗荒负管弦”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风雨和诗人内心的孤独,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另一面——风雨对莺蝶的伤害,以及诗人因无法饮酒赋诗、享受音乐而感到的失落。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界的美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进行了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屐齿有时临藓径,马头何日破晴烟”两句,诗人想象自己踏着青苔小径,马儿在晴朗的天空下前行,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两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
最后,“谁何赠我宽怀语,每道新年似旧年”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或世事变迁的感慨。他希望有人能给予他宽慰的话语,但又无奈地发现,每年的新春似乎都与往年相似,没有带来真正的改变。这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活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