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次闲吟(其二)

禁漏迟迟待玉班,坐愁身计忽长叹。

时清偶直千载运,头白重为八品官。

乌帽半攲残月冷,马鞭慵执晓霜寒。

君恩未报心犹壮,不敢思归七里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等待着玉阶上的漏壶慢慢流逝,坐着忧虑自己的生计突然发出叹息。
时逢太平偶尔得以千年一遇的机会,白发苍苍又晋升为八品官员。
戴着乌帽斜靠在冷冷的残月下,握着马鞭懒洋洋地抵挡早晨的霜寒。
虽然君王的恩情还未报答,内心依旧充满壮志,不敢有回归七里滩的念头。

注释

禁漏:漏壶。
迟迟:缓慢。
玉班:宫廷的玉阶。
身计:生计。
忽长叹:突然叹息。
时清:太平时期。
千载运:千年难得的好运。
八品官:古代官阶的一种。
乌帽:黑色的帽子。
攲:倾斜。
残月:将落的月亮。
晓霜寒:早晨的霜寒。
君恩:皇上的恩典。
心犹壮:内心依旧坚定。
七里滩:可能指代故乡或退隐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名为《幕次闲吟(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禁漏迟迟待玉班,坐愁身计忽长叹。"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军中等待命令的寂寞心境,其中“禁漏”指的是军中的时间计算,“玉班”则是古代宫廷中的时间报时器具。这里表达了时间流逝而自己却无所事事,内心充满忧愁。

"时清偶直千载运,头白重为八品官。" 这两句诗人感叹命运的无常与岁月的侵蚀。在古代中国,八品是较低的官阶,这里“头白”象征着年华老去,而“重为八品官”则表明尽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官职却仍旧未能升迁。

"乌帽半攲残月冷,马鞭慵执晓霜寒。" 这两句通过对军中生活环境的描绘,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寒冷。乌帽即军人的头盔,这里的“半攲”形象地表现了夜晚的寂寞。而“马鞭慵执晓霜寒”则是对清晨骑行时的刻骨寒冷及手中的马鞭难以紧握的写照。

"君恩未报心犹壮, 不敢思归七里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君王恩泽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仍旧抱有希望的心态。尽管年岁已高,但内心依然充满力量和决心,而“不敢思归”则是因为还未能报效国家,故而不敢有回家的想法。

整首诗通过对军旅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光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幕次闲吟(其一)

二年憔悴咏江蓠,恩诏重教侍玉墀。

寓直掖垣休入梦,常参幕次且吟诗。

新文自负山中集,旧吏多惊鬓畔丝。

莫道谏官无一事,犹胜闲卧解州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幕次闲吟(其三)

文章曾受帝褒称,幕次孤吟冷似冰。

借马趁朝长后到,问人求米尽难凭。

僮教罢药朝无酒,儿废看书夜绝灯。

除却金章在腰下,其馀滋味一如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新秋即事(其二)

宦途流落似长沙,赖有诗情遣岁华。

吟弄浅波临钓渚,醉披残照入僧家。

石挨苦竹旁抽笋,雨打戎葵卧放花。

安得君恩许归去,东陵闲种一园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新秋即事(其一)

露莎烟竹冷凄凄,秋吹无端入客衣。

鉴里鬓毛衰飒尽,日边京国信音稀。

风蝉历历和枝响,雨燕差差掠地飞。

系滞不如商岭叶,解随流水向东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