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其三)

学道修心,存神炼性,直要轻举。

补脑还精,流水不腐,户枢终不蠹。

日魂月魄,抟归炉鼎,真气自然流聚。

把心猿缚住,意马追回,迥无尘虑。

定中明有,阳龙阴火,水火透时为度。

八段奇文,千口活法,向上有一路。

吕公高尚,未离人世,有分也须相遇。

约十洲三岛,骖鸾跨鹤,大家同去。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翻译

学习道术,修炼内心,追求羽化升天。
滋养脑髓,恢复精力,保持活力如同流水不断更新,常新不衰。
日月精华汇聚炼丹炉,真气自然凝聚。
控制心猿意马,排除杂念,心灵纯净无尘埃。
在定静中洞察光明,阴阳调和,水火交融时达到最高境界。
掌握八段神奇的法门,千变万化的活法,向上寻求突破的道路。
吕洞宾这样的高人并未离开人间,有缘之人总会相遇。
邀请来自十洲三岛的仙人,一同乘坐鸾鸟和仙鹤,共赴仙途。

注释

学道:修炼道术。
存神:保存精神。
轻举:羽化升天。
户枢:常开的门轴。
阳龙阴火:象征生机与活力。
八段奇文:神秘的法门。
吕公:指吕洞宾,道教神话人物。
十洲三岛:传说中的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时期的一位无名氏所作,属于道教内丹修炼的诗歌。全诗围绕着修炼养生、精进道德的主题,语言古朴而富有象征意义。

"学道修心,存神炼性,直要轻举。" 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修炼之道的追求和目标,即通过修行来达到心性的提升,使身心得到净化和升华,以至于获得轻松自在的境界。

"补脑还精,流水不腐,户枢终不蠹。" 这里的“补脑还精”指的是将精气归纳于脑部,以增强生命力和智慧;“流水不腐”象征着内心的清澈无染,以及修炼过程中的持久恒常;“户枢终不蠹”则形容了修炼后的身心如门轴般坚固,不受外界侵蚀。

"日魂月魄,抟归炉鼎,真气自然流聚。" 这几句描绘了作者在修炼过程中的体验,即将日夜的精神和精力都收摄归于内丹炉鼎之中,使得真气自发而聚。

"把心猿缚住,意马追回,迥无尘虑。" 这里的“把心猿缚住”比喻着将浮动不定的心神牢固地束缚起来;“意马追回”则是控制自己的思绪和欲望,使其不再奔逸无边;“迥无尘虑”表达了通过修炼达到无忧无虑的境界。

"定中明有,阳龙阴火,水火透时为度。" 这几句进一步阐述了内丹修炼中的重要法门,即心神安定、内外明悟以及阴阳调和(阳龙指的是天干之气,阴火则是地支之火)的重要性,这些都是达到修炼境界的关键。

"八段奇文,千口活法,向上有一路。" 这里的“八段奇文”可能指的是某种内丹经典中的八个修炼层次或方法;“千口活法”则意味着各种灵活多变的修炼技巧和智慧;“向上有一路”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

"吕公高尚,未离人世,有分也须相遇。约十洲三岛,骖鸾跨鹤,大家同去。" 最后几句提到了“吕公”,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一位得道高僧或修炼家;“有分也须相遇”表达了对于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珍贵和渴望;“约十洲三岛,骖鸾跨鹤,大家同去”则描绘了一种共同达到仙境的美好愿景,通过修炼成就,与众神仙一同升入仙界。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道教内丹修炼深刻理解和个人体验,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永遇乐.庆李守正月十九

才过元宵,又经四日,门设弧矢。

信道长庚,当年降瑞,缘是诞生李。

葱葱佳气,今朝重见,洋溢门庭多喜。

这英贤、文章冠世,取青拾芥难比。

那堪绿鬓、朱颜年少,暂试牛刀百里。

迤逦黄堂,平章风月,见说清如水。

彩庭兰玉,森然挺特,捧献椒觞归美。

愿从今、增崇福寿,川流山峙。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汉宫春

争似我,随时临风对月,畅饮更高歌。

形式: 押[歌]韵

汉宫春(其四)

雪打风摧。正篱枯壁尽,却有寒梅。

衰柳败蒲碍眼,喜见芳蕾。

江村路曲,问青帘、与酌馀醅。

须凭取,东君为我,一枝先寄春来。

寂寞槿门牛巷,有清香自倚,不怕低回。

终须会逢赏目,健步移栽。

孤芳素艳,敢烦他、蜂蝶相陪。

偏爱有、春风靳惜,同时不放花开。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汉宫春(其三)

点点江梅,对寒威强出,一弄新奇。

零珠碎玉,为谁密上南枝。

幽香冷艳,纵孤高、却遣谁知。

惟只有、江头驿畔,征鞍独为迟迟。

聊捻粉香重问,问春来甚日,春去何时。

移将院落,算应未肯头低。

无人共折,傍溪桥、雪压霜欺。

君不见、长安陌上,只夸桃李芳菲。

形式: 词牌: 汉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