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其一)

少年红颜女,敷芬对芳树。

盈盈淡艳妆,清歌杂妙舞。

凝睇倚高楼,桐丝试一谱。

世间知音稀,谁识姱节素。

清贞守幽闺,不作凡子妇。

容华委西山,良人兮何暮。

空床思悠悠,明月正当户。

形式: 古风

翻译

年轻的少女,面对着芬芳的树木。
她妆容娇艳,轻声歌唱,伴以曼妙舞蹈。
她专注地凝视,站在高楼上,弹奏起梧桐的琴弦。
在这世上知音难觅,谁能理解她的纯洁美好。
她坚守清白,在深闺中独处,不愿成为平凡人家的妻子。
她的美貌如花凋零,心上人啊,何时才能归来。
空荡的床榻上,思绪飘渺,明亮的月光正照入门扉。

注释

少年:年轻的。
红颜:美丽的容貌。
女:女子。
敷芬:面对芬芳。
芳树:香气四溢的树木。
盈盈:娇媚的样子。
淡艳:清雅的色彩。
妙舞:优美的舞蹈。
凝睇:专注地看。
高楼:高大的楼房。
桐丝:梧桐的琴弦。
姱节素:纯洁美好的品质。
幽闺:深闺。
凡子妇:平凡人家的妻子。
容华:美貌。
委:凋落。
西山:西方的山。
良人:心上人。
何暮:何时才能。
空床:空荡的床榻。
悠悠:思绪飘渺。
明月:明亮的月亮。
当户:照入门扉。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青春美丽、才艺出众,同时也表达了她对待爱情忠贞不二的诗篇。诗中通过鲜活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调,展现了女子的内在修养和高洁的情操。

“少年红颜女,敷芬对芳树。”开篇即描绘出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她的容貌如同盛开的花朵,对着鲜艳的花树,似乎在比拼谁更美。这里的“敷芬”指的是女子的妆饰,既形容了她的美丽,也暗示了她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盈盈淡艳妆,清歌杂妙舞。”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美貌与才艺。她的妆容雅致而不失鲜明,她的歌声清脆而充满变化,舞姿则是既有力度又不失柔美。

“凝睇倚高楼,桐丝试一谱。”这里女子已经登上高楼,凝视远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她的手指轻拂着桐叶,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爱情试演一段旋律。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渴望和期待。

“世间知音稀,谁识姱节素。”这两句诗表达了女子对知音难求的感慨,以及对于纯洁情操的坚守。在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她的高洁如同孤独的星辰,难以找到真正理解和欣赏的人。

“清贞守幽闺,不作凡子妇。”这两句诗强调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和选择。她宁愿守着自己心中的纯净与高贵,也不愿意成为世俗中普通的妻子。这里的“幽闺”指的是深宅或是内室,象征着她内心世界的封闭和自守。

“容华委西山,良人兮何暮。”在这两句诗中,女子将自己的美丽比喻为落叶,缓缓地飘零在西山之下。这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暗示了她对于良辰美景与知己相遇的渴望。

“空床思悠悠,明月正当户。”诗篇以空无一人的床榻和悠长的思念作为结尾。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室内,似乎也在诉说着女子内心的寂寞与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美丽女子的多角度描绘,展现了她不仅外表美艳,更有才艺与高洁情操。同时,也流露出她对于知音难求和爱情忠贞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碧鸡金马非吾事,白鹭青原欠子诗。

形式: 押[支]韵

同林逢吉过小溪寺二首(其二)

浓阴阁雨未全收,屈指相将禊事修。

不必山阴寻故地,小溪曲水更清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同林逢吉过小溪寺二首(其一)

方岩胜处是仙家,时有轻云薄雾遮。

我欲去时君共去,溯流而上看山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刘改之二首(其二)

不识刘郎莫便语,酒酣耳热未全疏。

士当穷困能无慊,我自斟量愧不如。

横槊赋诗俱有分,轻裘缓带特其馀。

当今四野无尘土,宜有奇才在草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