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树色参差隐翠微,泉流百尺向空飞。
传闻此处投竿住,遂使兹辰扈跸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景画。开篇两句“树色参差隐翠微,泉流百尺向空飞”形象地展示了郁郁葱葱的林木和奔腾跳跃的溪流。这里的“参差”形容树木的层次分明,“隐翠微”则表达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而泉水以百尺之高,直冲云霄,给人一种力量无穷、气势磅礴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传闻此处投竿住,遂使兹辰扈跸归”则转向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传闻”意味着这里可能是一个有名的渔隐之地,诗人听说有人在此安家,便决定效仿其行,寻求一份宁静。最后,“遂使兹辰扈跸归”表明诗人在这一刻决定返回自己的住所,这里的“扈跸”指的是侍从随驾的车辆,而这里则是比喻诗人本人的行动,带有一种归隐之意。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淡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不详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岁穷惟益老,春至却辞家。
可惜东园树,无人也作花。
散骑金貂服綵衣,松花水上逐春归。
悬知邑里遥相望,事主荣亲代所稀。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
北料乡关方自此,南辞城郭复依然。
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疏龙磴道切昭回,建凤旗门绕帝台。
七叶仙蓂依月吐,千株御柳拂烟开。
初年竞贴宜春胜,长命先浮献寿杯。
是日皇灵知窃幸,群心就捧大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