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暇云山圣处行,兹游已复慰平生。
故林猿狖吾知识,木落霜枯也不争。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所作的《答吴知府仲登见招三绝(其三)》。诗人以简练的笔触表达了对山水自然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未暇云山圣处行"表明诗人尚未有机会亲身游览那些被誉为神圣之地的名山胜景,暗示了他对高雅隐逸生活的渴望。"兹游已复慰平生"则表达了此次受邀出游对他平淡生活的一次难得的慰藉。
"故林猿狖吾知识"中的"故林猿狖"指的是故乡的林中动物,诗人将它们视为旧识,流露出对家乡的亲切感和对自然生态的亲近。"木落霜枯也不争"描绘了秋季树木落叶、霜降万物凋零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顺应自然、不与世事相争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向往的山水、熟悉的动物以及季节变化,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他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不详
一夜溪西唤客船,黎明十里走平川。
尘泥未办湖山脚,更要长斋古佛前。
渡水穿云已借书,蝇头一日五千馀。
东家居士应怜我,白首那堪又徙居。
老去尘沙两鬓蓬,祇馀破帽裹西风。
何人共醉黄花底,惊起翻鸦趁断鸿。
午鼎松声万壑馀,蒲团曲几未全疏。
春风肯入姜盐手,不废秋窗一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