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哭喇嘛二首(其二)

十年吾道塞风秋,葱岭传来恨又稠。

叶是归根看已落,杯当沉海更无浮。

大荒一夜霜俱白,毡帐千群泪并流。

赤县神州心碎尽,更堪洒血极西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新年之际,对喇嘛的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深沉的悲痛与对喇嘛的深切怀念。

首联“十年吾道塞风秋,葱岭传来恨又稠”以“塞风秋”和“葱岭”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暗示了长时间的分离和思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厚怨恨。这里的“葱岭”可能指的是西藏地区,喇嘛多居于此,诗人通过这一地理特征,表达了对喇嘛的思念之情。

颔联“叶是归根看已落,杯当沉海更无浮”运用了“落叶归根”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对喇嘛的思念和对逝去生命的感慨。同时,“杯当沉海更无浮”则可能象征着喇嘛的离世,以及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法释怀的情感。

颈联“大荒一夜霜俱白,毡帐千群泪并流”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大荒之地一夜之间霜雪覆盖,象征着哀悼的氛围;而“毡帐千群泪并流”则描绘了众多喇嘛及其信徒共同哀悼的情景,表现了群体性的悲伤与共鸣。

尾联“赤县神州心碎尽,更堪洒血极西楼”表达了对喇嘛逝世的极度哀痛,以及对祖国(“赤县神州”)的深深忧虑。这里不仅包含了个人的哀悼之情,也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表达了对喇嘛的哀悼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命、历史、国家命运的深思。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苗鍊师雪中入山相访

煮穷塞石难充腹,几受刀圭不驻颜。

开到黄花辞绛阙,携将白发问青山。

渔舟尚可通源水,鹤羽何曾下世间。

最苦十洲多少事,寻閒一宿急须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季三公书来并寄茶

自来不作长安字,一纸惊看寄塞垣。

父子弟兄同友谊,冰霜雨露总君恩。

十年尚忆三山月,七碗还浇五岭魂。

大雁欲飞寒逾好,时时传语慰田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同阿字诸子夜坐

流光如矢命如尘,冰作生涯鬼作邻。

岁底又添门外雪,灯前几个岭南人。

大家共话俱含泪,各自伤心不为贫。

去去且将拳作枕,梦中同迓故园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润季兄临死诗

赋罢金门泪未收,阵连珠海誓无休。

崖门一夜洪波接,柴市千年正气留。

已把发肤还父母,更将心胆寄春秋。

铁函闻说埋罗岳,何日敲开拄杖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