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外夕岚明,山前空翠滴。
日暮无与期,闲来岸轻帻。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景图。首句“山外夕岚明”以“夕岚”点明时间,傍晚时分,山外的云雾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氛围。次句“山前空翠滴”则将视线转向山前,空中的翠色仿佛能滴落下来,形象地展现了山林间弥漫的清新之气,给人以清凉舒适的感觉。
接着,“日暮无与期”一句,诗人通过描述日落时分无人相伴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淡泊。在这样的时刻,诗人选择“闲来岸轻帻”,即在悠闲之时,轻轻戴上头巾,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心境,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一种超越日常琐碎、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哲学。诗中所体现的自然美与人情味相得益彰,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与和谐。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
农收争暖日,老病怯高风。
徙倚非无计,心期莫与同。
向来欢会处,离合太匆匆。
闻说双飞桨,翩然下广津。
江湖知子乐,鱼鸟谅情亲。
淹速须关命,行藏不系人。
三山虽好在,惜取自由身。
两公清庙瑟,窈窕拂朱丝。
事纪一朝胜,名从千古垂。
流传当共赋,惆怅不同时。
且要君颐解,宁辞匡说诗。
忆昨中秋夕,寒盟约重寻。
幔亭欢举酒,江阁快论心。
月堕俱忘起,罍空始罢斟。
只今千岭隔,怅望一何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