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制皇帝亲试贡士歌

天王出震寰海清,奎星灿灿昭文明。

诏令郡国贡多士,大张珠网罗群英。

皇情孜孜终不倦,日斜犹御金銮殿。

宫柳低笼三月烟,炉香飞入千人砚。

麻衣皎皎光如雪,一一重瞳亲鉴别。

孤寒得路荷君恩,聚首唯言尽臣节。

小臣踪迹本尘泥,登科曾赋御前题。

屈指方经五六载,如今已上青云梯。

位列谏官无一语,自问将何报明主。

应制非才但泪垂,强作登歌歌舜禹。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王威严扫荡四海,世界清净显文明。
皇帝下令各地献才俊,广设网罗聚集英才。
皇上的热情始终不减,直到夕阳照在金殿上。
宫柳轻拂三月春烟,香炉烟雾飘入众人笔墨。
穿着朴素的官员目光如雪,亲自仔细挑选人才。
出身微贱的人因恩得路,相聚只谈尽忠职守。
我本微不足道,曾以诗文受皇上赏识。
短短五年已登高位,如今已在仕途高峰。
身为谏官却无言可进,自问如何回报明主。
应对圣命才疏学浅,只能含泪勉强吟唱先贤。

注释

震寰海:形容天王威严,震动天下。
奎星:二十八宿之一,象征文化、教育。
贡多士:各地进献有才之士。
珠网:比喻广泛搜罗人才的策略。
孤寒:形容出身贫寒或地位卑微。
尽臣节:遵守臣子的忠诚职责。
御前题:指在皇帝面前写作或提出建议。
青云梯:比喻仕途升迁的阶梯。
位列谏官:担任谏官的职位。
应制:按照皇帝的命令或要求写作。
登歌:歌颂古代贤君。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应制皇帝亲试贡士歌》。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于科举考试的经历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皇帝恩泽的颂扬。

"天王出震寰海清,奎星灿灿昭文明。" 这两句开篇便以宏大的气势描绘出皇权的神圣与文化的光辉,其中“天王”指代皇帝,“奎星”则是古代中国用来象征皇帝的星宿,寓意着皇帝的威严和文治之明。

"诏令郡国贡多士,大张珠网罗群英。" 这两句表达了皇帝颁布诏书,要求各地选拔人才的情景,“珠网”、“罗群英”则是比喻用来形容广泛而精细的选才之举。

"皇情孜孜终不倦,日斜犹御金銮殿。" 这两句强调了皇帝对人才选拔的关心和勤勉,以及其高居庙堂之上的威仪。

"宫柳低笼三月烟,炉香飞入千人砚。" 这两句则描绘出宫廷春意盎然、文墨氤氲的场景,其中“宫柳”、“三月烟”营造了一个柔和而温暖的画面。

"麻衣皎皎光如雪,一一重瞳亲鉴别。" 这两句细致地刻画了试士们穿着整洁、仪表堂堂的情形,以及皇帝对他们的仔细审视。

"孤寒得路荷君恩,聚首唯言尽臣节。"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作为一名贡士,对皇恩的感激和对于忠诚职守的自诩。

"小臣踪迹本尘泥,登科曾赋御前题。"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出身低微、但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上层社会的经历,以及曾在皇帝面前展示才华的事实。

"屈指方经五六载,如今已上青云梯。" 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事业成就的一种感慨,自比登上了成功的高峰。

"位列谏官无一语,自问将何报明主。" 这两句表现出诗人虽然身为谏官,却因无才能而无法有所作为,对于如何回报皇帝的知遇之恩感到困惑。

"应制非才但泪垂,强作登歌歌舜禹。" 最后这两句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虽然才能平平,但仍然要强迫自己创作以贡献给皇帝,同时通过赞美古代圣君舜、禹来彰显个人对于历史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皇权威严与文化繁荣的描绘,对皇恩浩荡的颂扬,以及个人的经历和感慨的抒发,展现了作者作为一名贡士对科举体系、皇权以及个人成就的一种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怀贤诗.王枢密

西枢经纬才,慷慨遇真主。

文学中甲科,风云参霸府。

直躬在密勿,未始畏彊禦。

凭案读古书,箕踞视太祖。

泽欲浸生民,化将还邃古。

拆寺遇武宗,排佛如韩愈。

尽发群苾刍,使之艺禾黍。

兵威遂强盛,人力不耗蠹。

世宗征淮甸,委任当留务。

马前拜侯伯,阶下列椹斧。

叱咤气生风,将校汗如雨。

手筑太平基,胼胝不辍杵。

具瞻人有望,衰运时不与。

修短天难忱,歼夺民何怙。

恩深与小敛,抚椁甚悲沮。

云亡复殄瘁,前哲非虚语。

世岂乏贤良,才难具文武。

历象过羲和,文章敌燕许。

可能随众人,冥寞归尘土。

子孙虽众多,必复事未睹。

谁铭迁客诗,高揭王公墓。

形式: 古风

怀贤诗.李兵部

有唐张曲江,盛名何炜晔。

请诛安禄山,先觉不见纳。

胡雏有反相,其事远相接。

贤人何代无,旧史聊可猎。

兵部事晋朝,文学中科甲。

强臣方跋扈,朝士多恇怯。

独持上方剑,愿斩奔鲸鬣。

堂堂张彦泽,反势淩阊阖。

拜章请显戮,直气不可压。

三进叩玉墀,植笏立蓂荚。

皇情弥慰抚,清问屡应答。

终焉念小恩,曾不顾大业。

高吟归去诗,潺湲泪承睫。

旋踵即乱华,有同虞不腊。

张公领铁马,朝市胡尘合。

刺谒甚闲详,辞气殊不慑。

虎狼不敢害,加礼为下榻。

当年弃謇谔,异代居调燮。

相位席不暖,帝泽安可洽。

斯人既沦亡,此风亦萧飒。

滑稽何足累,大节世已乏。

安用学腐儒,矻矻守礼法。

形式: 古风

怀贤诗.桑魏公

魏公王佐才,独力造晋室。

挥手廓氛霾,放出扶桑日。

感慨会风云,周旋居密勿。

下民得具瞻,上帝赉良弼。

沉沉帷幄谋,落落政事笔。

品流遂甄别,法令颇齐一。

跋敕朝据案,论兵夜造膝。

多士若鸳鸿,官材咸有秩。

诸侯如狼虎,请谒尽股栗。

秉钧多事朝,绰绰有纪律。

远将留侯比,近以赞皇匹。

志在混车书,誓将阐儒术。

皇天未厌乱,运去何飙欻。

高祖厌寰区,少帝无始卒。

老成既疏远,群小相亲昵。

黩武兵渐骄,倒悬人不恤。

和亲绝强虏,谋帅用悍卒。

魏公在藩垣,上疏论得失。

七事若丹青,辞切痛入骨。

忠言殊不省,直道果见屈。

铁马从北来,烟尘昼蓬勃。

穹庐易市朝,左衽杂缨绂。

主辱臣不死,囚缚自安逸。

唯公独遇害,身殒名不没。

惜乎英伟才,济世功未毕。

一读晋朝史,遗恨空郁郁。

子孙亦不振,天道难致诘。

形式: 古风

杏花(其四)

长愁风雨暗离披,醉绕吟看得几时。

唯有流莺偏称意,夜来偷宿最繁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