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酒行

去年斗酒贯三百,路逢曲车常啧啧。

朝来啜齑暮食盐,汲井煎茶待佳客。

尔时石秫十二千,仍更五千籴石麦。

米曲柴薪价倍增,酒价虽增欲谁责。

昨秋一稔天所怜,瓯窭刈穫过良田。

大麦小麦今又熟,麟经髣髴书有年。

年登米麦塞市廛,官酒定价那增钱。

一朝酒家悉闭户,斗酒更欲沽二千。

道逢醉者惊相顾,老夫仓忙问其故。

答云近日添课程,去城十里皆官库。

岂惟酒价今日增,明日十千卖石醋。

乞浆得酒良已难,或者乞醯邻亦怒。

君不见昔时三百青铜沽一斗,坊外酒徒犹忍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沽酒行》由宋代诗人俞德邻创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中酒价波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诗中以“去年斗酒贯三百”开篇,描述了过去酒价低廉的情景,接着“路逢曲车常啧啧”一句,通过路人对酒的赞叹,进一步强调了酒的物美价廉。随后,“朝来啜齑暮食盐,汲井煎茶待佳客”,诗人以自己简朴的生活方式,衬托出酒在人们心中的珍贵地位。

“尔时石秫十二千,仍更五千籴石麦”,通过描述当时粮食的丰富,暗示了酒价低廉的原因。然而,“米曲柴薪价倍增,酒价虽增欲谁责”,随着物价上涨,酒价也开始攀升,但诗人并未责怪,而是客观地反映了这一社会现象。

“昨秋一稔天所怜,瓯窭刈穫过良田”,诗人赞美了丰收之年,接着“大麦小麦今又熟,麟经髣髴书有年”,表达了对再次丰收的期待。然而,“年登米麦塞市廛,官酒定价那增钱”,丰收之年并未带来酒价的下降,反而官府定价增加了酒的价格。

“一朝酒家悉闭户,斗酒更欲沽二千”,描述了酒价急剧上涨的情况,使得酒家纷纷关门。诗人通过“道逢醉者惊相顾,老夫仓忙问其故”,展现了人们面对酒价上涨时的困惑和无奈。最后,“答云近日添课程,去城十里皆官库”,揭示了酒价上涨背后的原因——官府增加了税收,导致酒价水涨船高。

“岂惟酒价今日增,明日十千卖石醋”,诗人预见到未来醋价也可能上涨,进一步强调了物价上涨的普遍性。通过“乞浆得酒良已难,或者乞醯邻亦怒”,诗人描绘了人们在高价酒面前的尴尬处境,以及邻里之间的相互抱怨。

“君不见昔时三百青铜沽一斗,坊外酒徒犹忍口”,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回顾过去酒价低廉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当前物价上涨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古代社会中物价波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无奈与忧虑。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陪赵明叔侍御游茅山次韵二首(其一)

夷言卫侯说,土风钟仪操。

百年等逆旅,南北俱劳劳。

何如事幽讨,杖藜舒郁陶。

上山拾瑶草,下山折藑茅。

寻我烟霞朋,缔此金石交。

胡然自局趣,顾影悲系匏。

归去来山中,山中有松醪。

形式: 古风

陪赵明叔侍御游茅山次韵二首(其二)

绣衣汉使者,斧钺尝再操。

六条詟吏胆,一饭思民劳。

翩然拂衣去,访此华阳陶。

苍烟郁松桧,白云露菅茅。

重冈暖霭合,平畴远风交。

我爱龙池水,愿君酌霜匏。

商岩沛霖雨,越流化醇醪。

形式: 古风

次韵麟洲龙仁夫游三茅山

朝行良常南,暮息良常北。

山水互萦纡,松篁相依绿。

尚拟效古人,夜游迭秉烛。

嗟我独何为,红尘走车轴。

有如嗜饮者,性命寄芳醁。

时于茅檐下,支颐望浮玉。

或梦泊西岩,汲湘然楚竹。

终然缠世故,欲往竟未卜。

安得乘天风,翩翩出嚣俗。

士生一世间,衣食贵裁足。

谁为翔蒿鴳,谁为冲霄鹄。

誓将与子游,保此受命独。

形式: 古风

次韵龙仁夫种菊二首(其一)

忧来感人心,把菊行东篱。

悠然南山句,忆此删后诗。

诗亡绝遗响,菊在馀幽姿。

麟洲有达士,与菊心相期。

左揖隆中老,右揖绵上推。

汎此忘忧物,聊以供吾私。

真乐未易识,胜事空自知。

金风摵摵鸣,金英粲粲垂。

我欲从子醉,不羡高阳池。

焉知义熙后,此会非今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