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其二)正月二日作是岁闰正月十四才立春

又新正过了,问东风、消息几时来。

笑春工多思,留连底事,犹未轻回。

应为瑶刀裁剪,容易惜花开。

试向湖边望,几处寒梅。

好是绿莎新径,剩安排芳意,特地重栽。

便从今追赏,莫遣暂停杯。

有千株、深红浅白,倩缓歌、急管与相催。

凭看取,暖烟细霭,先到高台。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翻译

新年刚过,东风啊,你带来了春天的消息何时能来?
春风似乎在逗留,不知为何还不轻易离去。
或许是怕损坏了如瑶池之刀裁剪出的花朵,对花开格外珍惜。
试着向湖边望去,只见几丛梅花在寒风中独自开放。
最好是在新绿的小路上,特意重新布置,增添春意。
从现在开始尽情欣赏,不要让美酒停下。
有无数的红花白花,让悠扬的歌声和急促的笛声催促它们绽放。
请看那温暖的烟雾和轻柔的云霭,最先飘向高高的亭台。

注释

东风:春风。
消息:春天的信息。
春工:春天的工匠。
留连:逗留。
瑶刀:比喻精致的工具。
花开:花朵盛开。
寒梅:在寒冷中开放的梅花。
绿莎新径:新绿的小路。
芳意:春意。
暂停杯:停止饮酒。
千株:众多花朵。
暖烟细霭:温暖的烟雾和轻雾。
高台:高高的亭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开篇“又新正过了,问东风、消息几时来”直接抒发了对春意盼望的心情,新历经过去,诗人询问东风何时带来春的信息。

接着,“笑春工多思,留连底事,犹未轻回”表达了春天到来的不易和自然界中生长之物的珍贵。这里的“春工”指的是掌管春季万物生长的自然力量,而“留连底事”则暗示着诗人对春天美好的期待和眷恋。

“应为瑶刀裁剪,容易惜花开”一句中,“瑶刀”是形容极锋利的刀,意在表达对待放眼前的春光不能轻易挥霍,而要像用最珍贵的工具去精心呵护一样。

“试向湖边望,几处寒梅”则转换了视角,从细腻的情感转到了具体的景物描写。诗人在湖边仰望,不仅有春意盼望,还看到了不经意间绽放的寒梅,这些都是早春的象征。

“好是绿莎新径,剩安排芳意,特地重栽”一句中,“绿莎新径”描绘了新的草地和小路,而“剩安排芳意”则意味着在这些新生的生命中寻找美好的意境。诗人不仅欣赏自然,更有主动去整理、重构的行为,显示出一种积极参与自然的态度。

最后,“便从今追赏,莫遣暂停杯。有千株、深红浅白,倩缓歌、急管与相催”一段话语中,诗人提议从现在开始去欣赏和品味这些美好,而“莫遣暂停杯”则是希望这份美好的时光不要停止。“有千株、深红浅白”形容了花的繁盛,“倩缓歌、急管与相催”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音响画面,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无声之曲。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珍视和美好的期待。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其一)寿阳楼八公山作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卜算子(其一)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二)并涧顷种木芙蓉,九月旦盛开

晓雨洗新妆,艳艳惊衰眼。

不趁东风取次开,待得清霜晚。

曲港照回流,影乱微波浅。

作态低昂好自持,水阔烟波远。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千秋岁(其二)小雨达旦,东斋独宿不能寐,有怀松江旧游

雨声萧瑟,初到梧桐响。人不寐,秋声爽。

低檐灯暗淡,画幕风来往。谁共赏。

依稀记得船篷上。拍岸浮轻浪。水阔菰蒲长。

向别浦,收横网。绿蓑冲瞑□,艇子摇双桨。君莫忘。

此情犹是当时唱。

形式: 词牌: 千秋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