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羊肠坂》是元好问金末元初时期的作品,通过描绘行路之艰难与内心的愁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联“浩荡云山直北看,凌兢羸马不胜鞍”,以壮阔的云山和疲惫的瘦马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马匹难以承受鞍具的重量,也暗示了诗人自身身心俱疲的状态。
颔联“老来行路先愁远,贫里辞家更觉难”,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年老体衰者面对遥远路程的忧虑,以及贫穷家庭成员离别时的沉重情感。这两句将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凸显了生活的不易和人情的冷暖。
颈联“衣上风沙叹憔悴,梦中灯火忆团圞”,通过“衣上风沙”和“梦中灯火”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辛酸与对家庭温暖的深切怀念。风沙象征着旅途的艰苦,而梦中的灯火则是对团聚时光的向往与回忆,这种情感的强烈反差,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尾联“凭谁为报东州信?今在羊肠百八盘”,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位置——在曲折险峻的羊肠百八盘上。这一问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艰辛、个人命运、家庭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好问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