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其二)

乱山深处白鸥洲,不见渔郎问隐流。

春屋醉听三日雨,桃花落尽水悠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

首句“乱山深处白鸥洲”,以“乱山”衬托出白鸥洲的宁静与独特,白鸥洲在群山之中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片净土。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山川的壮丽和鸥鸟的自由,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氛围。

次句“不见渔郎问隐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的主题。渔郎,常被视为隐士的象征,这里的“不见渔郎”并非真的指看不见渔郎,而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仿佛可以暂时忘却世俗的纷扰,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问隐流,则暗示着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

第三句“春屋醉听三日雨”,将画面推向了一个更加生动的时刻——春雨绵绵。春雨不仅滋润了大地,也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这春雨中,诗人似乎沉浸在一种独特的美感之中,“醉听”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他陶醉于自然之声的情态,表现出对大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最后一句“桃花落尽水悠悠”,以桃花的凋零作为背景,赋予了画面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时间流逝的感慨。然而,尽管桃花落尽,水面依旧悠悠,这既是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短暂与循环往复的深刻思考。整个画面在静谧中蕴含着深邃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表象的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山水间隐逸生活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由与美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6)

德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明间僧。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

  • 字:麟洲
  • 号:止庵
  • 籍贯:浙江钱塘

相关古诗词

题画(其三)

挪蓝春水暖初流,擘絮晴云湿未收。

相约杖藜同步出,有诗多在小桥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画(其五)

江亭湖寺两萧然,画里题名二十年。

几树夕阳流水外,断风残雨曳鸣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画(其六)

阴森群树湿秋光,桥下溪流接草堂。

闻有客来先出候,黄花村路酒吹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画(其七)

仙山曾谒大茅君,桥里桃花两路分。

不道楼台风雨上,又闻鸡犬隔春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