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其七)

仙山曾谒大茅君,桥里桃花两路分。

不道楼台风雨上,又闻鸡犬隔春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充满了神秘与宁静之感。诗人以“仙山”开篇,巧妙地引入了神话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中。“曾谒大茅君”,暗示着诗人曾经拜访过仙界的高人,增添了故事的传奇性。

接着,“桥里桃花两路分”一句,运用了桃花作为春天的象征,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气息,也暗示了道路的分岔,预示着选择与命运的交织。桃花与桥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既浪漫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不道楼台风雨上”,这一句转折,似乎在说,人们往往忽视了风雨中的楼台,它静静地矗立,见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那些平凡而重要的事物。

最后,“又闻鸡犬隔春云”将画面推向高潮,鸡鸣犬吠,是乡村常见的景象,但在“春云”之后,显得格外遥远而神秘。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与哲思的仙境画卷,引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176)

德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明间僧。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

  • 字:麟洲
  • 号:止庵
  • 籍贯:浙江钱塘

相关古诗词

题画(其八)

碧水前头树一林,留云僧屋住来深。

泊舟桥下青苔岸,不得桃花不可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画梅月

疏花纤月斗清寒,曾向西湖雪后看。

零落断香三十载,几家风笛倚阑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柯博士竹木小幅

延春阁里拜恩时,秘画唯教博士知。

十二天街归日晚,马头长见出墙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倪云林疏林远岫图上有周履道题

东海东吴两故人,别来二十四番春。

而今远岫疏林外,一抹残阳一老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