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山塔院

峰顶浮图第几重,四天尘界尽虚空。

县居岛屿萦回处,海在烟霞叆叇中。

浴水垂盘旸谷日,轰雷鼙鼓怒涛风。

蓬莱咫尺阑干底,平步长桥跨玉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山顶佛塔是第几层,四周尘世如空无边。
县城坐落在岛屿环绕之地,大海隐藏在云雾缭绕之中。
沐浴着旸谷太阳的光辉,雷声如战鼓,狂风卷起惊涛骇浪。
仙境蓬莱近在眼前,它就在栏杆之下,只需一步,就能踏上长桥,横跨彩虹般的玉石天桥。

注释

峰顶:山的顶部。
浮图:佛塔。
第几重:哪一层。
四天:四周的天空。
尘界:人间世界。
尽虚空:广阔无垠。
县居:县城所在。
岛屿:小岛。
萦回:环绕曲折。
海:大海。
烟霞叆叇:云雾缭绕。
浴水:沐浴阳光的水面。
垂盘:倒映。
旸谷日:极阳之日,指太阳。
轰雷鼙鼓:雷声如战鼓。
怒涛风:狂风掀起巨浪。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咫尺:很近。
阑干:栏杆。
平步:轻松步行。
长桥:长长的桥。
跨玉虹:横跨像彩虹一样的玉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丰富想象。"峰顶浮图第几重"一句,以宏大的视角展示了高耸入云的山峰之美,而"四天尘界尽虚空"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达到精神境界的意境。

下片"县居岛屿萦回处,海在烟霞叆叇中"中的"县居岛屿"让人联想到古代仙山隐逸之地,而"海在烟霞叆叇中"则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似乎海与天相接,虚无缥缈。

第三句"浴水垂盘旸谷日"描绘了一幅山谷清泉流淌、阳光照耀的景象,而"轰雷鼙鼓怒涛风"则表现了自然界的力量和动感,仿佛听到了雷鸣声中大自然的壮丽乐章。

最后两句"蓬莱咫尺阑干底,平步长桥跨玉虹"将读者带入了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蓬莱。"咫尺阑干底"形容仙山之高,"平步长桥跨玉虹"则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让人仿佛跨过彩虹,达到天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收录诗词(26)

李思衍(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彭城

一水渊渟绿不波,四山玉立碧嵯峨。

城头刍石黄楼赋,台上风云赤帝歌。

竹帛有香豪杰在,山河无恙废兴多。

男儿要作千年调,戏马台高石可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万斛山

持囊簪笏紫霄閒,声价高于万斛山。

绝顶上行谁不爱,急流中退古来难。

人言进步必为相,我道知几好丐閒。

若也买田清颍上,幅巾便是进贤冠。

形式: 七言律诗

世子和前韵有自顾不才惭锡土只缘多病欠朝天之句即席次韵

雨露汪洋普汉恩,凤衔丹诏出红云。

拓开地角皆和气,净挟天河洗战尘。

尽道玺书十行下,胜如琴殿五弦薰。

乾坤兼爱无南北,何患云雷复有屯。

形式: 七言律诗

石牛行

寒牛觳觫秋江烟,五丁担落石一拳。

惊涛拍岸撼不动,夕阳老背供鸦眠。

天荒地老煮白石,顽懒不过苍苔田。

腾腾卧地带佛性,尚肯远护风涛船。

泥深蹄转重,鼻缺绳难穿。

既不能西推紫气度函谷,五千道德言神仙。

又不能粪金开秦塞,隔绝鸟道四万八千年。

渴奔一斗酒,傲兀庐山前。

潢池刀剑卖已尽,贞观斗米方成钱。

雨犁急趁勾芒起,不然碎汝春风鞭。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