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痴坐似闻才元作集有日矣因和前韵奉呈

拥炉书帙易尘灰,览古临窗独对梅。

未寤径须呼子慎,常奴何得比方回。

虚名到底将安用,能事从来不受催。

似许相过陪客醉,胸中那复有愁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围着火炉翻阅书籍,书页上积满灰尘,独自在窗边欣赏梅花。
若有所悟,立刻呼唤子慎来一起探讨,怎能将常人与方回这样的贤才相比。
虚名终究有何用处,才华之人从不急于追求催促。
你若愿意来访,我愿陪你一同畅饮,心中哪里还有愁绪堆积。

注释

拥炉:围着炉火取暖。
书帙:书籍卷册。
易尘灰:容易积满灰尘。
子慎: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知己。
常奴:普通奴仆。
方回:可能是一位有名望的人。
虚名:空洞的名声。
能事:真正的才能。
相过:来访。
陪客醉:陪伴客人饮酒。
愁堆:愁绪累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冬夜的独自沉思状态。开篇“拥炉书帙易尘灰,览古临窗独对梅”写出了诗人围坐在炉前,书籍因久置而积满了尘埃,他一个人面对着窗外的梅花,心中充满了对古人的敬仰和自我的沉思。

“未寤径须呼子慎,常奴何得比方回”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未醒之径,是指夜深人静的时候;子孙满堂,应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但常奴(古代称仆人为常奴)又是什么也比不上对待的时光。

“虚名到底将安用,能事从来不受催”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他做事情从不受外界压力的独立性格。

最后,“似许相过陪客醉,胸中那复有愁堆”则是诗人希望能像往日一般,与友人共同享受酒酣之趣,以此来忘却心中的忧虑和困顿。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内心世界与情感体验的诗作,通过对夜晚静谧环境的描绘,以及对时间、名利和人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叶少蕴生朝三首(其三)

元戎玉帐凛霜威,谈笑何妨羽扇挥。

平日丹心驰象阙,长年綵服奉慈闱。

谁无五马人生贵,独有三奇命世稀。

志在麟经成事业,颇闻天子诏公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叶少蕴生朝三首(其二)

绿发翱翔翰苑春,升平三辅已朱轮。

诗成山谷句中眼,名应石林天上人。

耆旧政须廊庙具,蕃宣聊寄股肱臣。

生朝剩欲为公寿,醉里蘋花度曲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叶少蕴生朝三首(其一)

绛节霓旌下九天,括苍初识地行仙。

桃华海上三千岁,凤历人间五百年。

可但彤弓寻节制,要知黔首望陶甄。

香凝燕寝森兰玉,会见貂冠总附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左举善人物高妙才具敏特要当为世用而乃携孥抚孤以不二价从事丹壶中其胸次讵可窥耶一日出示诸公篇轴邀老夫同赋义不可辞

小隐丹壶时凭栏,它年兴在跨黄班。

不妨游戏橘中乐,政尔经营湖上山。

谁识胸怀容万顷,聊将身世寓三间。

故人有子犹流落,我辈逢渠转厚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