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丹山梦庵张丈(其一)

抖擞征衣衣上尘,归来白发一番新。

剩将酒向愁边酌,却恐人嫌醉里真。

世事饱谙唯欲睡,诗情漫苦只能贫。

岁寒松柏东风外,付与千林自在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自嘲。首句“抖擞征衣衣上尘,归来白发一番新”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后归家的场景,衣物上的尘埃象征着旅途的辛劳,而“白发一番新”则暗示岁月不饶人,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

接下来,“剩将酒向愁边酌,却恐人嫌醉里真”两句,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的心态,但又担心别人误解自己在醉酒中的真实情感,流露出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种对自我表达的顾虑,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人情感的约束。

“世事饱谙唯欲睡,诗情漫苦只能贫”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理解与厌倦,以及对诗歌创作中所蕴含的苦涩与贫穷的感慨。这里既有对人生经历的总结,也有对艺术追求的反思。

最后,“岁寒松柏东风外,付与千林自在春”以自然界的景象作结,松柏在严冬中挺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东风外”的自在春意,则预示着新生与希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的象征,暗示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也应保持乐观与希望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艺术的独特感悟,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勇气和智慧。

收录诗词(260)

段成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段克己弟。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 生卒年:1230

相关古诗词

中秋之夕封生仲坚卫生行之携酒与诗见过各依韵以答(其一)

万籁声沈暮霭收,长河泻浪洗清秋。

遥天千里澹如水,明月一轮光满楼。

随意倾银成胜赏,谁家横玉调新愁。

可怜白首蟾宫客,羞对嫦娥说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翌日二子见和复韵以答(其一)

短发萧萧散不收,老来何意更悲秋。

常年有酒或无月,今夕乘晴好上楼。

休对婵娟谈往事,祗将笑语替清愁。

冷光愿照金尊里,记得开元太白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午芹道中

渺渺江风吹葛衣,爱閒长与世相违。

青丝步障柳千树,碧玉屏风山四围。

入眼江花如慰意,近人沙鸟信忘机。

虚名到此成何事,一笑平生始觉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元日夜与二三子小酌

一尊相对意如何,却恨归来白发多。

万事到今从卤莽,一年好处莫蹉跎。

閒收暮景供清酌,醉挽春风入浩歌。

多谢东君不嫌客,也教衰朽得阳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