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

皎皎亮月,丽于中流。明星荧荧,载沉载浮。

愿言思子,我心孔苦。薄尔行迈,在水之浒。

昔我往矣,雨雪霏霏。今我来斯,秋草萋萋。

子爱羡锦,我有竹素。集为子赠,将子无怒。

种得萱草,不如无忧。临川怀人,不如放舟。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舟中》由明代诗人伍瑞隆所作,以舟行水上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皎皎亮月,丽于中流”描绘了一幅月光洒满水面的宁静画面,月光如银,照亮了水面,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氛围。接下来“明星荧荧,载沉载浮”则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深邃与神秘,星星在夜空中闪烁,仿佛在水面上漂浮,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诗意。

“愿言思子,我心孔苦”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忧愁。这种情感的抒发,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团聚的强烈愿望。

“薄尔行迈,在水之浒”描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水边行走的情景,暗示了他可能正远离家乡,踏上旅途。这一句通过环境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漂泊感。

“昔我往矣,雨雪霏霏。今我来斯,秋草萋萋”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回忆过去的风雨交加与现在的秋草茂盛,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经历的变化。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情感的层次,也让人感受到了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

“子爱羡锦,我有竹素。集为子赠,将子无怒”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希望将自己珍藏的书籍(竹素)作为礼物赠予对方,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对方不要生气的心愿。这种细腻的情感交流,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真挚。

“种得萱草,不如无忧”借用了萱草(忘忧草)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忘记烦恼,过上无忧无虑生活的美好祝愿。

最后,“临川怀人,不如放舟”则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虽然怀念远方的人,但不如随波逐流,让心灵得到释放。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诗人自我安慰与解脱的一种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舟中》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在旅途中面对孤独与变化时的内心挣扎与自我慰藉。诗中的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不失温柔的情感氛围。

收录诗词(463)

伍瑞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遣兴

罗衣虽轻,不如布好。堂夜虽美,不如玉宝。

葳甤芳树,烹饪则拙。便佞悦人,治国则灭。

独夫昏君,非文不免。武王大圣,非纣不显。

有寒有暑,造化之常。贫而守道,文章之光。

天有霞锦,匪朝则夕。人有美名,匪才则识。

大海洪波,寸虾不入。高山连云,弱羽不戢。

积絮生虮,积书聚蠹。物之所喜,人之所怒。

良弓在傍,善射思逞。骐骥在侧,善御思骋。

不为不智,是谓不愚。不为不足,已自有馀。

莫坚于漆,唯蟹则解。莫重于石,唯轮则徙。

三寸之键,可制阖辟。千尺之龙,或畏蝼蝈。

伯益作井,龙登玄云。秦女吹箫,与凤为群。

人为强努,神为巧机。孰满孰发,各唯其时。

形式: 四言诗

拟秦楼初成弄玉赠萧史作赠伯友新昏

黄金为宇,白玉雕栏。与子同登,新昏孔欢。

旨酒既设,椒兰既焚。与子同登,亲恩主恩。

袅袅则鸣,彼箫之声。余为子和,与子同盟。

在禽为凤,妾也为皇。千载于飞,其鸣锵锵。

在木为琴,妾也为軨。下调高张,唯子所准。

君为衣袂,妾则为裳。君为明月,妾依其光。

千秋万岁,乐哉未央。

形式: 四言诗

善哉行

微风扇霁,天高夜清。岁之云暮,日月斯征。

白云在天,亦洽于野。令夕何夕,见此粲者。

去者日疏,来者日亲。为子之故,忧心孔殷。

张灯举宴,与子饮酒。愿言同室,与子偕老。

有鸟有鸟,高飞戾天。众羽从之,亦孔之膻。

我心忧矣,不可瘳矣。寤寐求之,亶已劳矣。

人生如寄,茫茫曷归。岂曰无感,多忧何为。

既秣我马,亦脂我车。与子行迈,于焉欢娱。

形式: 四言诗

寿从父初度

赫赫我祖,令德孔艾。既彰乃家,亦浃累世。

伯发其祥,用昭厥裔。鹡鸰在原,我父则季。

伯也亢宗,宜兄宜弟。爰歌埙篪,载咏棠棣。

令兹著雍,涒滩则从。伯也六十,初度乃逢。

父亦大年,翩然两翁。举酒属伯,君子如龙。

唯川新至,是在尔躬。南山有柏,北山有松。

何以祝之,万福攸同。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