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夫谣送方文玉督运

运船户,来何暮。江上旱风多,春涛不可渡。

运船户,来何暮。

里河有闸外有滩,断篙折缆愁转船。

夜防虫鼠日防漏,粮册分明算升斗。

官家但恨仓廪贫,不知淮南人食人。

官家但知征戍苦,力尽谁怜运船户。

运船户,尔勿哀,司农使者天边来。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运夫谣送方文玉督运》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通过描述运船户的艰辛生活,反映了古代运输业的不易与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苦难。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运船户的劳苦与官府的无知进行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运船户日夜兼程,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水路障碍,还要防范虫鼠的侵扰,确保粮食的安全运送。然而,官府只关心仓库的空虚,忽视了底层人民的疾苦,甚至对运输人员的辛劳视而不见。

“运船户,来何暮。江上旱风多,春涛不可渡。”开篇即描绘了运船户在艰难环境中工作的场景,展现了他们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与无奈。

“里河有闸外有滩,断篙折缆愁转船。”进一步描述了运输过程中的具体困难,闸门与险滩并存,船只随时可能遭遇危险,运船户的焦虑与担忧溢于言表。

“夜防虫鼠日防漏,粮册分明算升斗。”强调了运船户不仅要与自然环境斗争,还要时刻警惕内部的损耗,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安全送达目的地。

“官家但恨仓廪贫,不知淮南人食人。”表达了对官府只关注仓库粮食不足,却无视底层人民生存困境的批评,揭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与道德的缺失。

“官家但知征戍苦,力尽谁怜运船户。”进一步指出官府只关注军队的艰苦,却忽视了运输人员的辛劳,体现了对社会正义的呼唤。

最后,“运船户,尔勿哀,司农使者天边来。”以鼓励和希望结束,暗示着尽管当前处境艰难,但总有公正的声音和力量能够带来改变,给予运船户以慰藉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深刻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以及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济宁刘使君提刑晋阳过新乡之墟其友人华泉子者适游苏门伤其别而不得见也于是赋车遥遥以招之

车遥遥,向何许。去君咫尺地,不得一相语。

忆昨与君游大梁,暑云拂盖流尘黄。

回头转睐复几日,草木零落飞严霜。

山中独行岁华晚,烟留月绻谁能返。

逸客长怀阮嗣宗,仙翁却吊罗公远。

闻君五月登啸台,何郎许子相徘徊。

酒酣清歌眺白日,万里䬃䬃长风来。

人生得此亦自乐,何用苦教缨冕缚。

不见昔时贤达人,强半遗迹在丘壑。

车遥遥,将奈何,太行积雪寒嵯峨。

赠君七尺紫藤杖,并履閒寻安乐窝。

形式: 乐府曲辞

临高台为谢内史题观日图时内史将省母归馀姚

临高台,望三山,曜灵出海光以斓。浴咸池,登扶桑。

羲和总绥,六龙服箱。回精白云舍,流采黄金堂。

金堂客子及秋返,云舍萱花凌雪芳。

临高台,心不及。

朝怀亲兮夕怀国,却到江南望江北。

形式: 乐府曲辞

题画

散发兮江阿,曳青筇兮裳薜萝。

风飗飗兮鸣琴,倚文石兮藉莎。

石畔兮何有,有蒲兮与荷。

悦芳兮流目,矢心兮靡佗。

匪人群兮言绝,慨新声兮孔多。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

题王庭简像

玄其衣,纁其裳,琼琚玉玖鸣锵锵。

端而容,肃而止,仪冠峨峨若山峙。

主群祀,礼百神,精明之德通天人。

上郡城边无吠狗,骏马旃裘望风走。

李广汾阳是其偶,吁嗟若人古良守。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