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卧向沧江岁又迁,暮寒风雪独萧然。

自甘穷巷贫原宪,独对残书老郑虔。

万态时情双眼里,百年心事一灯前。

艰难最怕逢今夕,不守庚申亦不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老人在除夕夜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首句“卧向沧江岁又迁”以“沧江”象征岁月的流逝,老人独自躺在床上,年复一年,时光悄然离去。次句“暮寒风雪独萧然”则通过描述寒冷的冬夜和纷飞的雪花,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老人独自面对这严酷的自然景象。

接着,“自甘穷巷贫原宪,独对残书老郑虔”两句,运用了典故,将自己比作春秋时期的贫士原宪和唐代的诗人郑虔,表达了虽身处贫困但内心坚守高洁品质的情怀。原宪是孔子的学生,以贫穷而著称;郑虔则是以诗书画三绝闻名的唐代文人,晚年生活清贫。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精神的富足和内心的宁静。

“万态时情双眼里,百年心事一灯前”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用“万态时情”形容世态炎凉,百态人生,而“双眼里”则强调了他对世间万象的洞察与思考。同时,通过“百年心事一灯前”,表现了他将一生的心愿与梦想寄托于一盏昏黄的油灯之下,形象地展示了其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艰难最怕逢今夕,不守庚申亦不眠”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困境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安。除夕之夜,本应是家人团聚、欢庆的时刻,但对于这位老人而言,却充满了挑战和忧虑。他担心时间的流逝会带来更多的困难,即使不遵循传统的守岁习俗,也无法安然入眠,体现了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除夕夜老人孤独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

陈大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惜春

荏苒惊看春又残,年光如水去潺潺。

千丝弱柳牵难住,百转流莺唤不还。

坐惜落花犹有态,暗伤青鬓易成斑。

明年记得芳菲节,行乐休教付等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雁字(其一)

秋杪关河木叶疏,霜青水碧正来初。

分明天外看蝌蚪,零乱烟中混鲁鱼。

边檄似传苏武札,聊城疑射仲连书。

翩翩厉翼冲星汉,文现长空碍紫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雁字(其二)

彩笔淩空写不休,分行连属思悠悠。

若非边士传征苦,应是闺人寄别愁。

衔出寒芦横铁画,飞来新月凑银钩。

人间竞学钟王体,真迹依稀更可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雁字(其三)

暮雪惊飞紫塞笳,春风辞却瘴江花。

淋漓翰墨经寒雨,错落珠玑绚彩霞。

哀似仓书啼鬼魅,阵横张草走龙蛇。

晚来明月江汀集,小篆犹看印浅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