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即事》。诗中描绘了对农业丰收的期待与实际遭遇干旱的矛盾心情,以及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首句“畿辅二麦倍常收”,表达了对京城附近地区小麦丰收的喜悦之情。接着,“一律秦晋豫齐州”则扩展到更广的区域,描述了整个北方地区的丰收景象。然而,接下来的“南省亦复雨时若,方期额庆逢登秋”转折,指出南方也迎来了适时的雨水,预示着秋季的丰收。
“较量早晚便如意,自幸今年胜往岁”表达了诗人对今年丰收的满意和庆幸。然而,“如何夏杪更望霖,入秋转觉炎蒸继”两句,揭示了夏季末期的干旱问题,使得原本的喜悦之情转为忧虑。
“近闻待泽逮淮扬,晚田戽水农夫伤”进一步说明了淮扬地区因干旱而面临的问题,农民们在努力抽水灌溉,但情况并不乐观。“五日之期又逾再,真教一刻千金偿”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和问题的严重性,每一刻都显得极其珍贵。
最后,“瞻云卜度心增悯,调幕多惭德不敏”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和愧疚感。“盛满戒吾亦何辞,饥馑切民其奚忍”则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自身职责的反思,即使丰收在望,也不能忽视可能带来的饥荒风险。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有对社会民生的深刻关怀,展现了诗人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