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江东去月分明,乌鹊南飞露气清。
如此婵娟人不爱,倚楼独立过三更。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大江东去月分明"一句,通过对月亮清晰可见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浩瀚江水在夜色中流淌、月光照映下的辽阔气氛。紧接着"乌鹊南飞露气清",则以乌鹊的南迁和露水的清凉,再次强化了秋夜的清冷与静谧。
然而,这种美好景致并未引起诗人共鸣,反而是"如此婵娟人不爱",表达了一种对美景无动于衷的人的情感态度。最后一句"倚楼独立过三更",则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冷清的氛围,诗人在月下、楼上,独自一人,甚至时间也被拉长至夜深人静的三更时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与淡漠,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寂寞与哀愁。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花残院静昼阴长,困思瞢腾下绣床。
肯信村中蓬鬓女,夜灯辛苦织机忙。
轻舟十里过溪庄,桑枣成阴柳著行。
不见玉山嵇叔夜,西风低草见斜阳。
凿山疏水出长江,王气如何可厌禳。
后五百年依旧在,空教晋帝笑秦皇。
忆得甲辰重九日,宣和遗恨几番秋。
蒋陵依旧西风在,一度黄花一度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