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入正揆席,出总师干,以其身系天下安危,真不愧元老壮猷,名臣硕画;
德媲皋夔,功逾管葛,所注意在民生休戚,恨未见滇南解甲,陇右销兵。
此挽联高度赞扬了曾国藩的卓越贡献与深远影响。上联“入正揆席,出总师干”描绘了曾国藩在朝廷内外的重要角色,他既能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正揆席),又能统帅军队(总师干),展现了其在政治与军事领域的双重才能。
“以其身系天下安危”,强调了曾国藩个人对国家命运的深远影响,他的存在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安全。这句表达了对曾国藩个人责任与担当的高度认可。
“真不愧元老壮猷,名臣硕画”是对曾国藩作为元老级人物,在国家大计上的远见卓识和作为名臣在历史画卷中的重要贡献的肯定。这里的“壮猷”和“硕画”分别形容了曾国藩在国家治理和军事战略上的伟大成就。
下联“德媲皋夔,功逾管葛”进一步赞美了曾国藩的品德与功绩。将他与古代著名的贤臣皋陶和伊尹(皋夔)以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管仲和诸葛亮(管葛)相提并论,表明了对其道德品质和功业的极高评价。
“所注意在民生休戚”则点明了曾国藩关注民众福祉,认为人民的幸福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体现了其深厚的民本思想。
最后,“恨未见滇南解甲,陇右销兵”表达了对未能亲眼见证曾国藩在云南南部解除战事、陇右地区停止战争的美好愿望,暗含了对曾国藩未能在晚年实现和平愿景的遗憾之情。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全面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地位与个人品质,表达了对其卓越贡献的深切缅怀与敬仰。
不详
相业冠中兴,平西北、定东南,闽峤重来,直教夷虏输忱才撒手;
庸才膺挚爱,备甄陶、勤荐擢,台星遽陨,回忆平生知己倍怆神。
小心事帝,卅年谋国则忠,知人则明,竟难一老慭遗,天胡此醉;
晚学中原,唯公矜我不能,嘉我小善,今后高楼风雨,将安适归。
天道难知,同病竟教名德殒;
人心不死,少年肯为上公哀。
大名擅文范,经师扬历佐中兴,数万里宣谕鳀瀛,暮景江湖怀北阙;
旧谊敦林宗,叔度门墙收后辈,十余载趋陪鲤舍,秋风涕泪遍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