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显之求名其二子曰忠厚曰忠恕

有子固可贺,无子谁为羞。

尧圣传世念,厉丑似己忧。

有子与无子,人事天为谋。

王家乌衣巷,叶叶追前修。

乃翁万卷书,一一手校雠。

厚恕命尔名,万金美田畴。

种德日复日,藨蓘期深秋。

字表名所出,远意孔与周。

陶公责端宣,晋人警师仇。

君家膝上郎,有如昔徐侯。

富贵二雏语,岂有卑微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有儿子确实值得祝贺,没有儿子又有谁会感到羞耻。
尧这样的圣人,他的美德流传后世,让人担忧的是那些恶劣的行为也似乎在效仿。
有孩子或没有孩子,这是人间的安排,天意决定的。
王家的乌衣巷,每一片叶子都在追忆前人的辉煌。
你的祖父拥有万卷书籍,亲手校对修订。
他给你取名为'厚恕',寓意深厚的宽容和美好的田地。
每日积累善行,期待丰收在深秋的辛勤耕耘。
你的名字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如同孔子和周公的教诲。
陶渊明要求端正言行,晋人以此警示弟子们要警惕仇敌。
你就像过去的徐侯一样,是家族的宝贵财富。
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注释

固:确实。
羞:羞耻。
尧圣:古代贤明的君主。
厉丑:恶劣的行为。
人事:人间的事情。
乌衣巷:历史上的贵族聚居区。
校雠:校对修订书籍。
厚恕:宽容和厚道。
藨蓘:比喻辛勤耕耘。
字表:名字象征。
孔与周:孔子和周公,古代贤者。
陶公:陶渊明。
膝上郎:指幼子,宝贝。
徐侯:历史上的人物,此处比喻贵公子。
二雏语:富贵的言辞。
卑微休:不应因地位卑微而放弃自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题目为《王显之求名其二子曰忠、厚曰忠恕》。诗中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的美好祝愿和期盼。下面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

诗中的“有子固可贺,无子谁为羞”开篇即点出了家庭伦理中的重要观念,即子孙满堂是家族繁荣的象征,反之则是一种羞愧。这里的“尧圣传世念”和“厉丑似己忧”表达了对古代圣贤传承后世的敬仰与对历史人物命运变化的感慨。

接着,“有子与无子,人事天为谋”则是说人间的事务包括生育子女在内,是天意所安排。这一句流露出一种宿命论的思考,同时也强调了自然法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王家乌衣巷,叶叶追前修”中,“王家乌衣巷”可能指的是贵族家庭或官宦之家,而“叶叶追前修”则是形容子孙满堂,代代相传的美好景象。

“乃翁万卷书,一一手校雠”描绘了诗人对学问的重视和钻研,每一册书都被仔细校正,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的学术严谨。

“厚恕命尔名,万金美田畴”中,“厚恕”是指诗人对其子女的期望,而“万金美田畴”则是比喻子孙满堂如同珍贵的财富和良田美好。

“种德日复日,藨蓘期深秋”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不断积累善行来实现道德修养,并期待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有所成就。

“字表名所出,远意孔与周”则是说子女的名字能够体现其品格和才华,而这种关注可以追溯到古代圣贤如孔子、周公之类的人物。

接下来的“陶公责端宣,晋人警师仇”可能是在借用历史上的学者或名人的故事来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在这里,“陶公”可能指的是陶渊明,而“晋人”则是泛指魏晋时期的人物。

最后,“君家膝上郎,有如昔徐侯。富贵二雏语,岂有卑微休”中,“君家膝上郎”形容子孙围绕在父母膝前,“有如昔徐侯”则是将这种美好场景比作古代贤能的统治者。末句“富贵二雏语,岂有卑微休”表达了对富贵和子女双全的祝福,以及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家庭美满、教育重要性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后代的深切期望和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王家亭池

涪川胜处城之西,万松直上王家池。

池心有亭无四壁,五月菡萏生沦漪。

向来城中望山上,但见一抹深黛眉。

却从山中望诸处,云雾平野光参差。

飞鸿群往山数点,阵马万匹江东驰。

眼前景物费酬答,中有隐几无言师。

题诗他日要人识,君家有叔良不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王晦叔许惠歙砚作诗迫之

书生总不羁,岂是谬进取。

偶然一舟具,初不作出处。

三年客江湖,风浪恣掀舞。

君门九天上,一一守菟虎。

是间无先容,何忍弃外府。

万卷久已破,一字未及吐。

归来赋蜀都,笔下带吴语。

传闻两坑石,妙处天可补。

试遣长须来,拜赐君已许。

形式: 古风

长松奉寄郑察院

汉使西来雪瘴深,龙蛇窟宅费披寻。

只知筇竹通中国,何似长松种上林。

槐省衔杯蒙旧识,枫庭蹑履听归音。

昔人九折回车地,笑我何由慰母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东山行

龙池山头唤龙起,见说花开龙亦喜。

喜将一雨洗山光,晓涨初分两溪水。

东山渡桥烟霞簇,山半亭台艳桃李。

入门一径海棠花,红玉为枝霞作蕊。

仙花自有龙麝气,拂拂晴风香十里。

木兰高下色不同,青紫朱绿黄白红。

游人隐映锦绣谷,山鸟动摇霜雪丛。

我来酌泉弄花树,花光正在水影中。

君不见三碉城边百草热,渡泸将军不得歇。

何似两仙樵斧郎,一局坐忘春昼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