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竹(其一)

池边伏里种筼筜,挺立森森百个强。

今夜窗前应有雨,为传画意到潇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将筼筜竹移栽至池畔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的勃勃生机与坚韧不拔。首句“池边伏里种筼筜”,生动地勾勒出竹子在池水边生长的环境,暗示了竹子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次句“挺立森森百个强”,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高大与茂盛,仿佛百竿竹林在风中摇曳生姿,展现出一种力量与美感并存的景象。

后两句“今夜窗前应有雨,为传画意到潇湘”,则将读者的思绪从眼前的竹林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诗人想象着夜晚的雨水将为竹林增添一份清新与湿润,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潇湘美景的向往,以及通过艺术传达情感的愿望。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竹子的自然之美,还蕴含了诗人对艺术创作和自然景观之间联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移竹(其二)

风翻凤影低芳埒,月写龙文入绮寮。

却忆云栖幽绝处,万竿绿玉戛仙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点点萤光入夜流,人人心有几分秋。

而今不解资勤读,祗解宵行引客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日出行

日出东方,云散中天。夜来好雨,朝晴豁然。

迩日颇欣晴雨时,亦惟时矣愁益滋。

三百六旬例一睫,六龙历天而不知。

爝火其劳乎,鲁戈真诞兮。

咨汝和咨汝羲其,何能终古无薄蚀,万物久照澄光辉。

君子有过其固也,日月之过维何其,谁能叩天一问之。

形式: 古风

昆明湖泛舟

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侵肌水色夏无暑,快意天容雨正晴。

倒影山当波底见,分流稻接垸边生。

披襟清永饶真乐,不藉仙踪问石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