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伯劳东飞燕子西去,黄姑和织女时而相见。
门前是谁家的女儿蹲坐住门前,她的美丽倩影投照在里屋。
皎浩的月光透过窗牖,照耀在女子的帷帐上,屋内飘散着脂粉的芳香。
女子今年将要十五六岁,身材窈窕,容颜如玉,洁白美丽,无与伦比。
但三春已经过去,日暮时分花朵都已凋零,女儿虽然可爱,但尚没有夫家,这般美丽又有谁爱怜呢?

注释

伯劳:鸟的一种,属雀形目,伯劳科。
除西藏无记录外,遍布全国。
黄姑:牵牛星。
发艳:艳光照人。
闾[lǘ]:乡里。
牖:窗户。
明光:阳光。
绮箔:帷幔。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yǎo)窕(tiǎo)无双颜如玉。
三春: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在春天的景象。诗中采用了“东飞伯劳西飞燕”这样的意象,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女子的美丽和活力。黄姑织女的时相见,则是借用古代神话来强调女子的不凡品质。

接下来,“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一句,直接描写了这位女郎的美貌,以及她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光彩。通过“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的描述,可以想象到女子所居之处的精致与温馨。

诗人接着指出女儿年纪尚幼,十五六岁,却已经拥有窈窕无双、颜如玉的美貌。末尾“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谁与同”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这种美丽孤独无伴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位春日佳人的形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伤。

收录诗词(93)

萧衍(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练儿。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南梁建立。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 字:叔达
  • 籍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
  • 生卒年:464年-549年

相关古诗词

代苏属国妇诗

良人与我期,不谓当过时。

秋风忽送节,白露凝前基。

怆怆独凉枕,搔搔孤月帷。

忽听西北雁,似从寒海湄。

果衔万里书,中有生离辞。

惟言长别矣,不复道相思。

胡羊久剽夺,汉节故支持。

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

空怀之死誓,远劳同穴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古意诗二首(其一)

飞鸟起离离,惊散忽差池。

嗷嘈绕树上,翩翩集寒枝。

既悲征役久,偏伤垄上儿。

寄言闺中妾,此心讵能知。

不见松萝上,叶落根不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古意诗二首(其二)

当春有一草,绿花复垂枝。

云是忘忧物,生在北堂陲。

飞飞双蛱蝶,低低两差池。

差池低复起,此芳性不移。

飞蝶双复只,此心人莫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白纻辞二首(其一)

朱丝玉柱罗象筵。飞琯促节舞少年。

短歌流目未肯前。含笑一转私自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