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符墓下

梧叶萧萧墓草长,梦魂曾断九回肠。

空闻绛帕离章水,谁见黄旗入洛阳。

鸦噪暮园江阪迥,龙盘春戍石城荒。

赤乌不识桑田变,犹自悽悽守白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秋风吹过,梧桐叶沙沙作响,墓地上的草已长得茂盛,我的梦境多次被这哀伤触动。
只听说她那红色的手帕随流水而去,却无人见证起义军攻入洛阳的辉煌时刻。
暮色中乌鸦在寂静的园林和远处的江岸上喧闹,春天的戍楼如今荒凉破败。
那只红色的乌鸦不知世事变迁,仍然凄凉地守在白杨树旁。

注释

萧萧: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
墓草长:象征着岁月流逝,人事已非。
绛帕:古代女子常用的红色手帕,代指思念或离别。
黄旗:起义军的标志,象征革命力量。
洛阳:古都,这里可能指代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地。
鸦噪:乌鸦叫声,常用来渲染凄凉氛围。
石城:坚固的城池,此处可能指代军事要塞。
赤乌:红色的乌鸦,可能是传说中的神鸟。
桑田变:比喻世事沧桑,变化无常。
白杨:常用于象征坚韧和忠诚,也可能暗示孤独的守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弼所作的《孙伯符墓下》,以梧叶萧瑟和墓草丛生的景象开篇,表达了对孙伯符这位三国时期人物的怀念之情。"梦魂曾断九回肠"一句,通过梦境渲染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痛,暗示对孙伯符功业未竟的惋惜。

"空闻绛帕离章水,谁见黄旗入洛阳",借典故描绘孙伯符的传奇经历,他未能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只留下遗憾的传说。"绛帕离章水"可能指的是孙策的遗物或事迹,而"黄旗入洛阳"则象征着宏图大业。

"鸦噪暮园江阪迥,龙盘春戍石城荒",通过鸦鸣和荒芜的石城,描绘出墓地的凄凉与寂寞,进一步强化了对孙伯符身后寂寞的感慨。

最后两句"赤乌不识桑田变,犹自悽悽守白杨",以乌鸦不知世事变迁,依然在白杨树下哀鸣,寓言孙伯符的精神永不磨灭,但其生前的辉煌已成过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孙伯符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其命运的深深同情,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怀旧色彩。

收录诗词(203)

周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孙季蕃故居

笑语失诙谐,人谁不怆怀。

梦残秋雨寺,魂散夕阳街。

缺灶粘煎药,乾炉积燎柴。

风流何必葬,便拥菊花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朱潭

消散羁愁益坦然,况当初暖欲晴天。

清溪苔滑重抄纸,浅屋柴香正煮绵。

隔水杀鸡祠社土,过桥嘶马入人烟。

今朝似觉难忘酒,应更无人笑谪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江皋送别

把酒对汀洲,相看发去舟。

迎风一分手,惊浪几翻头。

烛暗花消泪,枫寒叶弄愁。

恐犹回首望,终夕凭高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行吟

独行沙岸不相携,准拟沿溪更渡溪。

药蔓交加虫上下,柳花撩乱蝶高低。

杖头晓伴春云石,屐齿晴翻夜雨泥。

诗就随山为人写,等闲抽尽锦中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