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云间杨太母

九峰霞起半天赤,俯瞰吴淞平如席。

峰前琪树发葱菁,琼干标云三百尺。

遥见仙人彩云中,雾袖星冠照日红。

手握金茎花似蝶,餐馀玉蕊色还童。

金茎玉蕊何馥郁,萼华竞奏琅璈曲。

剪綵为衣几样斑,裁云作鬓无穷绿。

绿鬓双鬟白羽裳,蛇蛛的□黄金光。

露浓仙掌珠盘荐,秋入璇宫烟月香。

□□瑶姬檠秘册,宝箓天书不可识。

鸾殿频传五色□,翠庭久注长生籍。

须臾阿母驾飞骈,朱葩云□凌青冥。

汉宫缥缈来青鸟,应为金门有岁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图景,充满了奇幻与祥和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九峰霞起、峰前琪树、仙人彩云、金茎玉蕊、绿鬓双鬟等元素巧妙融合,构建出一个充满生机与神秘色彩的世界。

诗中的“九峰霞起半天赤”,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山川画卷,霞光映照在半空中的九座山峰上,色彩斑斓,令人叹为观止。接着,“俯瞰吴淞平如席”一句,将视线拉回人间,吴淞江如同一张铺展的席子,平静而广阔,与上方的霞光形成鲜明对比。

“峰前琪树发葱菁,琼干标云三百尺”描绘了山峰前生长着葱郁的琪树,其树干直插云霄,高达三百尺,既展现了树木的高大挺拔,也寓意着生命力的旺盛与不屈。

“遥见仙人彩云中,雾袖星冠照日红”则引入了仙人的形象,他们身处于彩云之中,穿着雾袖星冠,即使在阳光下也显得格外耀眼,展现出仙人的超凡脱俗。

“手握金茎花似蝶,餐馀玉蕊色还童”描述了仙人手持金茎,花朵仿佛蝴蝶般轻盈,餐后玉蕊的颜色依然保持青春活力,进一步强调了仙界的纯净与永恒。

“金茎玉蕊何馥郁,萼华竞奏琅璈曲”通过金茎玉蕊的香气与音乐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妙的氛围,象征着仙界的美好与宁静。

“绿鬓双鬟白羽裳,蛇蛛的□黄金光”描绘了仙人独特的装扮,绿鬓双鬟,白羽衣裳,蛇蛛的图案闪烁着金色光芒,增添了神秘与华贵的气息。

“露浓仙掌珠盘荐,秋入璇宫烟月香”则通过仙掌上的露珠与璇宫中的烟月香气,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清幽与神秘。

“□□瑶姬檠秘册,宝箓天书不可识”暗示了仙界中有瑶姬这样的仙女,她们保管着秘册与宝箓天书,这些知识深奥难解,体现了仙界的智慧与深邃。

“鸾殿频传五色□,翠庭久注长生籍”描述了仙界的宫殿中传来五色光芒,翠绿的庭院里记录着长生不老的秘密,预示着仙界的长寿与永恒。

最后,“须臾阿母驾飞骈,朱葩云□凌青冥”描绘了阿母驾着飞车,穿过云层,飞向青天,预示着仙界的尊贵与威严。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仙境世界,表达了对长寿、祥和与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507)

韩日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东驿中

前年济上氛祲起,鸿雁哀鸣渡淮水。

淮水东流不复还,故乡门巷生荆杞。

君王诏出未央宫,逃亡尽照光明中。

太仓缗钱十六万,御史新乘碧玉骢。

今年山东旱仍剧,六月不雨炎威赫。

何草不黄人不将,路入齐东土尤赤。

为问流移归不归,秋气飒飒黄尘飞。

毒霾翻风白日动,螟蝗鼓翼天蔽亏。

雨师田祖竟何许,捕蝗蝗集纷如雨。

野老白言富□翁,往年粟米忧红腐。

资粮尽饱螟蝗腹,儿女满□空环堵。

有儿索饭啼门东,有女含饥事丝缕。

西邻卖男更鬻女,饥年那得守乡土。

我行炎酷遍荒□,东蒸扶桑干欲枯。

驱车历尽逃亡屋,安得一上监门图。

餐钱空愧守津吏,与奴脱粟马青刍。

形式: 古风

渡江

杨子奔腾到京口,惊雷激电更东走。

金山嵂兀砥洪流,铁瓮层城大如斗。

我来击楫大江滨,江边秋气正宜人。

喷薄颇快风涛壮,搪突那怕阳侯嗔。

江潭落日波浪涌,白浪撼山山欲动。

中流金碧纷参错,林木交翳何蒙茸。

危峦怪石江之中,何峰寺西何者东。

奇形异状怵心目,镵凿徒费鬼神功。

江上秋涛吼秋浦,江势凭陵杂风雨。

千顷奔崩虎豹蹲,万峰倒蹴蛟龙怒。

须臾雨霁风浪平,江天漠漠桂棹轻。

海门天末暮云尽,北固楼前秋水生。

秋水东流不肯住,扁舟破浪乘潮去。

半帘明月半床书,空见江云满江树。

形式: 古风

盆莲

新荷吐芬葩,庭阶何袅袅。

芳华忽在兹,托根亦不恶。

的皪鲛珠碎复圆,轻盈翠盖欹还弱。

云是太华玉井来,一朵雨朵相当开。

主人散帙遥怜汝,巡檐索酒屡徘徊。

湖上采莲兰作楫,种得纤柯才几叶。

红英照日故亭亭,绿茎著水长帖帖。

英红茎绿自菁葱,把酒相看意不穷。

疏影偏翻当砌月,轻香时引隔帘风。

与君容与长如此,濯淖污泥真不滓。

忽对故人思故乡,罗浮玉女郁相望,白莲池上竞芬芳。

花潭叶屿年年在,披为裯兮缉为裳。

形式: 古风

孔封君

先生昂藏海鹤姿,家傍长房石墨池。

丹经绿帙启真词,鍊形服饵紫桂枝。

句曲金门玉板墀,参天兰桂纷葳蕤。

阶前玉树谁白眉,有客天禄夜燃藜。

宫锦襕斑彩服嬉,金茎一勺甘如饴。

沆瀣还添四蕊卮,排烟夭矫欢相持。

朝游帝阙暮江蓠,骑乘云气驾虬螭。

天门郁蔼乐无期,顾纡阳辔日东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