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山林的清新与风过窗棂的凉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幽静氛围。诗人以“雨歇”、“烟树湿”、“风来”、“晚窗凉”等自然景象为背景,巧妙地引入了“幽人”这一角色,通过其长时间倚靠栏杆的举动,表达了对山中生活深邃而悠长的趣味的体悟。
“雨歇重林烟树湿”,开篇即以雨后的山林景象入诗,烟雾缭绕的树木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风来虚阁晚窗凉”,随着一阵微风吹过,阁楼的窗户传来阵阵凉意,不仅物理上的凉爽,也暗示着心灵的宁静与清凉。“幽人倚遍阑干久”,诗人通过“幽人”的形象,将自己融入这幅画面之中,长时间倚靠在栏杆上,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的环境,这种长时间的停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沉浸与思考。“始识山中兴味长”,最后两句点明了主题,通过“幽人”的体验,诗人深刻地认识到山中生活的乐趣和意义,这种乐趣是长久且深远的,超越了物质的享受,触及到了精神层面的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元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