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竟夕柴门掩,无心接缙绅。
山中多乐事,世上少全人。
诸吕几亡汉,商翁不仕秦。
柴桑深僻处,亦有晋遗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居山中的生活态度。"竟夕柴门掩,无心接缙绅"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淡漠,不再愿意参与其中的纷争与束缚。"山中多乐事,世上少全人"则是说在山中可以找到许多快乐的事情,而在世俗世界里难以寻觅到一个完整无缺的人。
接下来的"诸吕几亡汉,商翁不仕秦"两句,诗人通过历史的参照,将自己置身于古代忠臣义士的传统中,他们宁愿选择隐退也不愿在非理想的朝代中出仕。最后两句"柴桑深僻处,亦有晋遗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逸之心,诗人似乎在寻找那些与世隔绝的地方,与古时遗留下来的忠诚之士为伴。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中与世间的不同生活状态,以及借助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世界之间冲突的感慨,以及对超脱红尘、保持个体完整性的向往。
不详
先生忘富贵,久客幸平安。
发已千茎白,心犹一寸丹。
衣冠前进士,家世旧郎官。
醉入乌程里,吟登李杜坛。
休休休休休,干戈尽白头。
诸公云北去,万事水东流。
春雨不知止,晚山相对愁。
呼童携斗酒,我欲一登楼。
蹑足封韩信,剖心嗔比干。
河山千古泪,风雨一番寒。
世指鹿为马,人呼鸟作鸾。
江头潮汹汹,城脚水漫漫。
天也今如此,人乎可奈何。
台边西子去,宫里北人过。
玉树歌方息,金铜泪已多。
旌旗遮御路,舟楫满官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