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州太守刘汉循别驾董豫周偕余课农游双龙洞归憩西坞吴氏园即事

宿雨初晴水满川,课农好趁绿阴天。

官除教养原无事,民力耕耘定有年。

北郭烟云归石屋,西园风景胜花田。

他时若订林泉约,如此溪山拟卜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查景的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农耕图景。首句"宿雨初晴水满川",写雨后积水满溢,河流如镜,显示出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接着的"课农好趁绿阴天",点明了农事活动的最佳时机——趁着雨后凉爽的绿荫天气进行耕作。

诗人以官员的身份,强调"官除教养原无事",表明自己除了教育和引导民众外并无繁重政务,表达了对农事的关心和对百姓的体恤。"民力耕耘定有年",预祝农夫们辛勤努力必会迎来丰收的好年景。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周围的环境,"北郭烟云归石屋",描绘出远处山石小屋被烟云环绕的宁静画面,"西园风景胜花田"则赞美了西园的景色甚至超过了花田,展现了园林之美。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他时若订林泉约,如此溪山拟卜迁",如果有机会,希望能与朋友在这样的山水之间订立归隐之约,暗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淡泊。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体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又流露出其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清初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3)

查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乙酉重九日同人由讴歌岭登钟山憩菩提庵分赋得七古

铣溪源自马金落,奔作城壕恣喷礴。

钟山厄险实障之,流怒激湍与石搏。

天然形胜冠衢西,百里蜿蜒环古郭。

萦纡石径绕岩阿,错落云根耸锋锷。

时维秋爽景尤清,夙约登高肯辞却。

不多游侣尽同心,争拂衣尘理芒屩。

多情山鸟叫钩辀,无数岩花散约婥。

半山亭峻暂支筇,已揽长空出寥廓。

相携贾勇拾级升,路转山回渐开拓。

一峰独压众峰青,八面虽高仅半角。

金钱牙笏竞朝参,几案文峰似锥卓。

久攫世网困尘氛,快豁双眸穷绵邈。

山僧留客饷山殽,随意杯盘崇素朴。

微参道妙少支言,不露焚修愈诚悫。

欲将妙笔绘沧洲,胸次林泉随寄托。

兴酣更欲纵清游,啸咏殊惭继康乐。

形式: 古风

赠西林上人

西林师住西林庵,在山不识庐山面。

昨持斋钵出山来,仿佛白莲社中见。

自言祝发从安国,玄奘世系生同县。

旋入延恩主法筵,重开灵境新禅院。

半偈语翻千佛场,瓣香缘结三生善。

当时知识尽名流,过去光阴如掣电。

为宏道愿舍丛林,桑下已辞三宿恋。

不招云侣不把茅,一瓢今挂杨街堰。

吾闻师言增太息,世出世间遇随变。

曾闻茎草化金身,会见淘沙得精饭。

槛外青山祇树深,门前流水经溪滟。

西林原不让东林,立地谁坚清净愿。

社中若继远公游,选胜何如选佛遍。

形式: 古风

陆宣公墓枯柏重青诗以纪事

宣公辅政称名臣,谏诤下惮批逆鳞。

兴元戡难勤赞助,转危而安此一人。

乾坤几劫沧桑改,齐女门东古坟在。

松楸羊虎已销亡,枯柏杈丫数百载。

圣代深嘉内相贞,敕修祠墓特褒旌。

精灵耿耿不泯灭,香叶勃郁看重生。

公能上不负天子,八利六失标青史。

卓哉高节何嶙峋,正气贞操长不死。

昔闻柏树化桐王宴宅,又闻柏树倔起汉帝陵。

何如陆公墓上枯柏复蕃翳,雷霆辊战蛟龙腾。

柏兮千载耐岁寒,乃是公之忠义肝。

柏兮铁干挺劲直,乃是公之贬死骨。

赵裴遗臭公芬芳,小人枉自倾忠良。

公之丹心炳日月,岂以柏之荣瘁为低昂。

物同人重物亦尊,诸葛庙前柏尚存。

他年瞻拜定相识,百丈参天看黛色。

形式: 古风

古镜篇

盈盈一片秋空月,云雾朦胧半边缺。

五色双龙背上蟠,铭镌大业何曾灭。

阿?当日幸迷楼,如花嫱嫔居上头。

琼户晨开金缕锁,珠帘齐上珊瑚钩。

明星荧荧宝奁启,竞斗新妆明镜里。

涂黄那数汉宫娇,写翠休夸赵女美。

扫天红粉逞妖娆,岂识春风梦易消。

故国芳魂归未得,玉钩斜上长蓬蒿。

绮罗灰劫经千古,皓齿明眸何处所。

微物何为未化尘,一朝耕出雷塘土。

曾悬媚子照婵娟,雨散云收一惘然。

陈宫难问乐昌事,蜀物犹存乾德年。

好事传观勤拂拭,繁华瞥眼空相忆。

祇合深宫艳质藏,岂期蔀屋农人得。

古训由来戒色荒,骄奢淫佚致倾亡。

当时若以古为镜,何至杨花委路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