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石泉宫保昌浚奏议诗集造像后(其一)

罗山底子谁耆宿,近古宏农一尚书。

遗像清高见英采,文章燀赫照威弧。

沅湘光气腾珠牒,淮海家声授宝符。

名遂身归非佚老,宗臣忧国比三闾。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此诗赞颂杨石泉宫保昌浚,以“耆宿”、“尚书”形容其德高望重,官高位显。诗中以“英采”、“威弧”描绘其文章之璀璨与影响力,以“珠牒”、“宝符”喻其家族荣耀与传承。最后以“名遂身归”、“忧国比三闾”表达对其功成身退,心系国家的高尚品德的赞誉。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高度的评价,展现了对杨石泉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272)

曾广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杨石泉宫保昌浚奏议诗集造像后(其二)

我昔少年亲杖履,黄金白璧赏歌诗。

为言龙虎无疲困,道在鸢鱼求本师。

尔日风流犹旦暮,当时襟抱已天涯。

出门一望成今古,清瀔前横何所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杨石泉宫保昌浚奏议诗集造像后(其三)

回首靴刀渡若耶,弓衣绣句笔生花。

洗旗闽雨催前骑,削简秦霜满后车。

钟鼎新铭朱鸟宿,风云长护赤城霞。

青编不朽丹心苦,愿托成书慰九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熊秉三希龄得东三省财政官以长句寄之

几载故人音问隔,忽从凤诏见题名。

邠风七月陈王业,辽沈三官设水衡。

官散略同樵与隐,时危甚赖战兼耕。

袅蹄麟趾思平准,留意诸山有见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笙陔于常宁松柏市建仙云楼落之以诗(其一)

六辩西巡我泛湘,维舟松柏看银场。

嵇生操锻惊钟会,主父窥秦骇始皇。

精诣捶钩思大马,高材传剑属雏凰。

匆匆未下陈蕃榻,不是追摹徐子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