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代释清远的偈颂,以“龙门结夏”开篇,描绘了一幅在佛教圣地龙门进行法会的场景,象征着修行者聚集一处,共同探讨佛法,其影响力遍及整个大地山河。"胜诸方"一词,强调了这次法会的非凡意义和广泛影响。
接着,“大地山河为举扬”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法会的影响比作能举起整个大地山河,形象地表达了佛法的深远和广大,以及它对世间万物的启示与影响。
“若向九旬参得透”中的“九旬”,在佛教中常指僧人闭关修行九十天,此处可能是指长时间深入禅定或精进修行。这句诗意味着,如果有人能够在这长时间的修行中领悟透彻,那么他将获得深刻的洞见。
最后,“更无佛法可商量”则表达了一个观点,即当一个人真正理解并实践佛法后,他将不再需要进一步讨论或解释佛法,因为佛法的真理已经在他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这句话体现了佛法的内在性和直接性,强调了个人体验和内省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偈颂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修行的高深境界和其对个体心灵的深刻影响,同时也传达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