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闻披鹤氅,城市往来频。
得道人难测,和光迹易亲。
堂闲秋捣药,坛冷夜朝真。
几忆蓬壶顶,蟠桃斓漫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城市中的生活状态,他身披鹤氅,频繁穿梭于喧嚣与静谧之间。他的道行深不可测,行事低调,易于接近。在清冷的道观中,他秋天时会在空荡的厅堂里研磨草药,夜晚则虔诚地礼拜真神。诗人回忆起那仙境般的蓬壶顶,想象着那里蟠桃盛开,春意盎然。整首诗流露出对道教修行生活的敬仰与向往之情,以及对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的深深怀念。
不详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鹤驾几迟留,岷峨水石幽。
御风同列子,梦蝶拟庄周。
醉卧空林月,狂歌古观秋。
何时归阆苑,闲共老仙游。
古院稽山下,幽栖厌客寻。
机心禅外尽,诗思病来深。
瓶水寒澌结,杉风晚磬沉。
他时若招隐,香火继东林。
繁华辞帝辇,岑寂峦山林。
志向浮名淡,房扃古寺深。
诗窗来皓月,斋磬下幽禽。
终约逢新雪,闲过话静心。
崛起孤峰号虎丘,奇踪宁与众山俦。
月涵秦始剑池冷,藓駮生公讲石幽。
招隐未能居绝顶,卧云空欲学前修。
披图尽日身难到,杳杳烟波茂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