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感

遥夜百感集,白露下空庭。

秋风入草木,众叶会飘零。

甘液始润物,履霜渐阴凝。

哀哉石榴树,谶语成添丁。

兰艾既同焚,孰别臭与馨。

皇天默不语,今古常青青。

形式: 古风

翻译

深夜里各种情感涌上心头,白露静静地洒在空旷的庭院。
秋风吹过草木,叶子纷纷落下,一片凋零景象。
甘甜的露水开始滋润万物,踏过霜冻,寒意逐渐加重。
可怜的石榴树,它的预言似乎成了添丁的不幸。
兰花和艾草一同焚烧,难以分辨哪是香气,哪是恶臭。
苍天默默无言,但万物始终保持着生机,岁月长青。

注释

遥夜:深夜。
百感:各种情感。
集:涌上。
白露:清晨的露水。
空庭:空旷的庭院。
秋风:秋风。
草木:植物。
飘零:落下。
甘液:甘甜的露水。
润物:滋润万物。
阴凝:寒意加重。
哀哉:可怜。
石榴树:石榴树。
谶语:预言。
兰艾:兰花和艾草。
同焚:一同焚烧。
孰别:难以分辨。
皇天:苍天。
默不语:默默无言。
常青青:永远生机勃勃。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的《秋感》描绘了深夜中诗人内心的百感交集,白露滴落空庭,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秋风吹过草木,叶子纷纷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诗人借甘露润物和霜降阴凝,寓言自然界的规律和人事的变迁。石榴树的预言似乎成真,暗示家庭增添了新成员,但又暗含哀伤。

诗人进一步感慨,如同兰草和艾草一同焚烧,善恶难辨,美丑混淆。上天对此保持沉默,只留下永恒不变的青色,象征着自然界的坚韧和历史的沧桑。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生命、命运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宇宙法则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百步洪

黄河雄吞汶泗来,百步东河如带微。

顺水帆飞一鸟疾,?涛䌫掣万牛迟。

苔痕不没坡仙字,云气长浮圣女祠。

过客踟蹰览奇胜,彭门落日重哦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送干寿道同知北上

甲寅诏下兴贤才,吴中多士轰春雷。

门外鹄袍那可数,一人独上黄金台。

宦途诘曲容不得,直向东海窥蓬莱。

蓬莱水阔云气浮,眼看健翮摩天游。

故乡六载不归去,老尽西风菊径秋。

归来四壁亦不恶,人羡锦衣君不觉。

馆娃茂苑正凄凉,古汴黄河复漂泊。

问乡安在迟一见,承恩内直金华殿。

从容薇阁演丝纶,花间应隔同年面。

自恨山中老樗栎,拥肿不堪逢匠石。

枯梢无复起春风,一生空负吹嘘力。

形式: 古风

送马伯亨西省郎中

惊吾学问非少年,羡君功业当壮年。

曾闻鸡声共起舞,老我输君独著鞭。

腊寒枯柳不堪折,欲别未别心茫然。

关塞黑风虎方啸,江湖白浪龙正眠。

洪都西统数千里,俊乂如林足驱使。

好将旧榻拂尘埃,佳客可能无孺子。

形式: 古风

送天台陈审中

陈为台望族,不数谢与钱。

此以科甲贵,彼以婚姻连。

吾犹及乃祖,执鞭慕先贤。

乱后识严君,握手吾同年。

事功竟落落,世虑日日煎。

衣冠一不振,抱恨埋重泉。

君如丹凤雏,五采何翩翩。

久客沧江上,穷秋思浩然。

文运今再明,六甲一周天。

老我终白屋,看子收青毡。

浙水东西流,北风送南船。

赤城几日到,雁影夕阳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