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十二)

将军徵卒费铜符,云火烧天地作炉。

此去故人谁解橐,襄中应贮荔枝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与离别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情感深度。

首句“将军徵卒费铜符”,开篇即点出战争的背景,将军征召士兵,使用铜符作为凭证,显示出征兵过程的庄重与严肃。铜符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也代表了国家对战争的决心和投入。

“云火烧天地作炉”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战争的场景描绘得如火如荼,云烟四起,火焰熊熊,仿佛整个天地都被战火燃烧,形成了一座巨大的熔炉。这种景象既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暗示了战争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

“此去故人谁解橐,襄中应贮荔枝图。”这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离开家乡的士兵,面对未知的战场,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这里的“橐”指的是行囊,士兵即将踏上征程,行囊中或许装着家书、衣物或是对家乡的思念。而“荔枝图”可能象征着对家乡美好生活的回忆,或者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细腻地刻画了士兵内心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战争与离别的主题,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个体与集体、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57)

郭辅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十三)

晓色青青满浦云,春潭琼草怨夫君。

到今兰露供朝饮,读遍离骚客不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十四)

鸳鸯树上岁华深,散作空庭一夕阴。

离恨天高谁补得,且敲娲石制秋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十五)

白露催寒乌夜啼,倦游公子未归西。

月明多感为云薄,免使偷光照惨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十六)

折来兰叶忆三湘,君认高唐作故乡。

记得明珠曾佩去,当归何意竟相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