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寄洪驹父(其一)

共临寒水别,独趋暮春归。

万事风前烛,百年梭过机。

应寻骑鹤客,重咏落霞飞。

林叶终何补,京尘化旧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我们一起在寒冷的水边告别,他独自走向暮春的归途。
世事如风前摇曳的烛火,一生就像织布机上的梭子快速流逝。
他应该去寻找那乘鹤而来的仙人,再次吟诵那落霞飘飞的诗篇。
纵然林叶再繁茂又能如何,京城的尘土最终只会让旧衣蒙灰。

注释

共临:一起面对。
寒水:寒冷的水面。
别:告别。
独趋:独自走向。
暮春:春天的末期。
归:回归。
万事:世间万物。
风前烛:比喻世事无常,如同风中之烛。
百年梭:一生的时光。
机:织布机。
应寻:应当寻找。
骑鹤客:传说中的仙人,常乘鹤而行。
落霞飞:描绘落日余晖的景象。
林叶:树林的叶子。
终何补:终究无济于事。
京尘:京城的尘土。
化旧衣:比喻岁月侵蚀,使事物变得陈旧。

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共临寒水别,独趋暮春归。” 这两句开头即设定了一种离别之情。寒水与暮春都是离别的象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与友人的不舍和孤单的旅途心境。

“万事风前烛,百年梭过机。” 这里借用“风前烛”和“梭过机”两种意象,形象地描绘出时间飞逝、世事无常的哲理。风中蜡烛摇曳不定,生命易如过眼云烟;百年如织布机中的梭子,迅速而又无情。

“应寻骑鹤客,重咏落霞飞。”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尘世的向往。骑鹤客指的是仙侣,能乘鹤飞翔,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而“重咏落霞飞”则是对那种境界的赞美与追求。

“林叶终何补,京尘化旧衣。”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对往昔时光无法挽回和物是人非的无奈。林叶的变化象征着季节更迭,而“京尘化旧衣”则暗示着久离故土,尘封的心境与岁月的磨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时光以及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08)

王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头吟一首

浮云高映天上月,月华未落云已灭。

浊水长羡清路尘,浊水尚流尘已绝。

人心不如云与尘,变态无穷旋消歇。

我家火齐堆金盘,朱楼锁烟青冥端。

昨忆闻琴才等閒,夜奔临邛相与还。

凤皇曲成保欢乐,骕骦裘典无艰难。

当炉涤器两憔悴,几度暗啼愁远山。

君侪狗监动人主,君乘驷马跨故园。

檄书呵讥蜀父老,未足洒耻徒小恩。

颜色何尝不如旧,自是心存憎爱间。

我方失意天地窄,君视浮云江海宽。

一身情易复情难,百年有来终有去。

凄凄嫁娶不须啼,出门万里沦中路。

我怜秀色茂陵女,既有新人须有故。

请把阿娇作近喻,到底君王不重顾。

若知此事为当然,千金莫换长门赋。

形式: 乐府曲辞

会稽杨梅雄天下其佳者皆出项里相传项羽乡里也验图志信然戏作杨梅诗供作者一笑耳

越山杨梅最珍美,人杰地灵生项里。

江东庙食忆至今,应缘似舜重瞳子。

南方炎威无时穷,落在故乡草木中。

请看枝头万点火,犹是咸阳三月红。

摧刚作柔随物转,妇人之仁仍可见。

风姿和味说难名,颜色与香收易变。

炎炎夏日帘影垂,玷污玉笋明瓠犀。

映出越女天下白,压倒骊山生荔枝。

金鼎夺胎尤出类,万人口腹非其对。

外丹须要内丹成,任君封树连园买。

形式: 古风

关山月

戍楼炯炯关山月,白首征人数圆缺。

关山不隔四时寒,夜夜冷光沙如雪。

照破天崖万里心,闺中又是经年别。

雁飞唯愿得书归,月下有人魂断绝。

闺中月下不胜情,独戍关山更堪说。

一时北阙贺书多,万古西戎终不灭。

阳和待得活枯荄,东风洗尽征人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屑]韵

同赋梅花十二题(其五)雪后

枝留晴雪色难分,似向残妆试粉痕。

恨满前村花落处,万重烟霭远连云。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