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章甫待制校文上京八月十五夜宿龙门驿

凉风堕黄榆,万马皆南驰。

而我方北首,度关及鸣鸡。

石路更幽阻,仆夫惨不怡。

徐驱待明发,泱漭穷烟霏。

貂裘者谁子,怪我逢掖衣。

为言霜露多,遑遑独安之。

我非不自爱,简书今有期。

忆昔州县间,折腰向小儿。

荏苒二十年,白首初登畿。

同袍如燕鸿,去住恒相违。

悠然慨平生,与世何参差。

暝投龙门驿,高馆临回溪。

青崖拱白月,水木含馀辉。

秋色故潇洒,我行殊未迟。

相从况魁彦,炯若珊瑚枝。

衰暮奚足云,一觞聊共持。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黄溍在元朝时期,于八月十五夜晚在龙门驿站等待校文时的内心感受和所见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句“凉风堕黄榆,万马皆南驰”以凉风、黄榆和南驰的万马起笔,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略带悲壮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接着,“而我方北首,度关及鸣鸡”两句,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的方向不同,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和对过往经历的回顾。

“石路更幽阻,仆夫惨不怡”描绘了通往驿站的艰难之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不悦。然而,“徐驱待明发,泱漭穷烟霏”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耐心,期待着黎明的到来。

“貂裘者谁子,怪我逢掖衣”一句,诗人遇到了穿着貂裘的人,感到惊讶,引出了关于身份和服饰的对话。通过这一对话,诗人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感慨。

“我非不自爱,简书今有期”表明了诗人对自己追求事业的决心,即使面临困难,也坚守承诺。“荏苒二十年,白首初登畿”回顾了诗人二十年的官场生涯,最终得以晋升至京城,但同时也感到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同袍如燕鸿,去住恒相违”将同僚比作迁徙的燕鸿,形象地描绘了官场中人来人往、聚散无常的现实。“悠然慨平生,与世何参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以及与世俗之间的距离感。

“暝投龙门驿,高馆临回溪”描述了诗人夜晚到达驿站的情景,高大的馆舍映照在回溪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青崖拱白月,水木含馀辉”进一步描绘了驿站周围的自然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秋色故潇洒,我行殊未迟”表达了诗人对秋季景色的喜爱,以及对当前行程的满足。“相从况魁彦,炯若珊瑚枝”赞美了同行者的才华出众,比喻他们如同璀璨的珊瑚枝,充满光彩。

最后,“衰暮奚足云,一觞聊共持”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但仍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美酒,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63)

黄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字:晋卿
  •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送王鍊师归四明

飘飘采真侣,乃在四明山。

霞居朝帝所,琼馆留人间。

忽闻双凫舄,却向东南还。

望之若流星,邈然不可攀。

海月照阶戺,天风飞佩环。

我何苦羁旅,冰雪生朱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湖上即事

垂云昼濛濛,湖面惟一色。

薄暮风更生,际夜雪初积。

凝阴势方盛,尘境喧暂息。

坐久闻挐音,忽然破寥阒。

形式: 古风

登钱山望菰城慨然而赋

吴兴水为州,诸山若浮萍。

况此一培塿,琐屑世未名。

所欣渔樵居,乃与缁锡并。

种竹有万竿,结茅无十楹。

老僧解人意,踪履能相迎。

芳草被行径,朱藤暗岩扃。

萧条空阶暮,日照莓苔青。

犹嫌所历卑,未极游眺情。

耸身白云上,始见春申城。

想当高会时,楼观飞青冥。

竭海荐罍勺,穷山羞鼎铏。

安知千载后,寂寞无人行。

煌煌冠盖区,壤壤狐兔茔。

归来朱门客,听此松风声。

形式: 古风

雪窦纪游四首(其一)

高人欣相迎,山门带流水。

风生珠树间,月窥镜池里。

触景遂成迷,应接殊未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