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应臬的《窗咏》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新宁静的田园风光图。首句“雨后林峦色色鲜”以“色色鲜”三字生动地展现了雨后山峦色彩的鲜明与生机勃勃。接着,“遥看白屋散青烟”一句,通过远眺白屋上飘散的青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新秧得水针能刺,肥蕨笼沙甲尚拳”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新秧和肥蕨赋予生命力,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在雨水滋润下的生长状态,充满了生命力与活力。“新秧”如同细针般在水中轻轻摇曳,而“肥蕨”则在沙地上蜷曲着,仿佛在享受着雨后的滋养。
“十亩桑间贤者地,三家草市酒人天”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将读者引入一个更加广阔的乡村景象中。这里不仅有十亩桑田,象征着勤劳与智慧的土地,还有三家草市,人们在这里交流、交易,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间的烟火味。
最后,“何门不可长裾曳,其奈尘途马脚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在这样的田园生活中,似乎任何地方都可以自由行走,但现实中的尘世之路却总是充满艰辛与挑战。这两句既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整体而言,《窗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田园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由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