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贤祠

正气冲融自一家,宦情儒墨共根芽。

身因世故归民社,道为时谋重圣涯。

千古寒光流夜月,满天馀彩漾晴霞。

殷勤瞻拜诸公侧,送尽长林几晚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正义的气息融合成一体,官场情操与文人墨客同源共生。
个人因世间沧桑而回归民间,道路为了时代谋划重申圣贤之道。
千年的清辉在夜晚的月光中流淌,满天的余晖在晴朗的霞光中荡漾。
我满怀敬意地在各位先生身边瞻仰,直到送走傍晚林间的乌鸦。

注释

正气:正义的力量。
冲融:融合。
宦情:官场情操。
儒墨:文人墨客。
世故:世间沧桑。
民社:民间社会。
道:道路,道理。
时谋:时代谋划。
圣涯:圣贤之道。
寒光:清辉。
夜月:夜晚月光。
馀彩:余晖。
晴霞:晴朗的霞光。
殷勤:满怀敬意。
瞻拜:瞻仰。
诸公:各位先生。
长林:长林。
晚鸦:傍晚的乌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枋得所作的《忠贤祠》,主要表达了对忠臣贤良的敬仰和对历史正义的感慨。首句“正气冲融自一家”,以正气比喻忠贞之士的品德,他们如同一家人般共同维护社会公正。接下来,“宦情儒墨共根芽”暗示了无论官场还是文人,都应有同样的道德根基。

“身因世故归民社,道为时谋重圣涯”两句,诗人强调忠臣们因为深明世事,所以选择回归民众,他们的行为和思想都是为了国家和时代的大计,体现了儒家的圣人之道。

“千古寒光流夜月,满天馀彩漾晴霞”描绘了祠堂夜晚月光如水,白天则余晖映照的景象,象征着忠臣们的高尚精神永远流传。

最后,“殷勤瞻拜诸公侧,送尽长林几晚鸦”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忠贤的深深敬意,他在祠堂前长久地瞻仰,直到夜晚乌鸦归巢,表达了对他们的景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忠贤祠的描绘,赞扬了忠臣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具有鲜明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收录诗词(103)

谢枋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 字:君直
  • 号:叠山
  • 籍贯:江西信州弋阳
  • 生卒年:1226~1289年

相关古诗词

挂冠

玉皇殿下卸恩袍,羞见冥鸿惜羽毛。

天地有心扶社稷,朝廷无意得英豪。

早知骨鲠撄时忌,何似山林遁迹高。

次第秋风到兰菊,归家痛饮读离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刘治中之信州

冰玉古溪山,治中今仕元。

邦人敬文简,道化望曾孙。

朱子书堂在,东莱讲席存。

十年儒道晦,此日喜登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张子高归延平

乱世读书少,前人教子难。

青灯长合席,红日趱归鞍。

梅自知春近,松应耐岁寒。

楼高新月好,后夜与谁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养口资身赖以桑,终成王道泽流长。

吐丝不羡蜘蛛巧,饲叶频催织女忙。

三起三眠时化运,一生一死命天常。

待看献茧盆缫后,先与吾皇织衮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