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四)

太平海宇被皇风,御辇时巡出九重。

献纳极惭才力薄,遭逢更荷圣恩浓。

未忘退直联车骑,犹忆同朝听早钟。

回首帝京天咫尺,钟山云气尽成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金幼孜在回答庶吉士杨之宜的邀请时,对皇帝巡幸、朝堂聚会以及与同僚共事的美好回忆。诗中充满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京城生活的怀念。金幼孜以谦逊的姿态表达了自己虽才力不足,却有幸得到圣恩厚待,与同僚们一同参与朝政,共享晨钟之乐。结尾处,诗人将京城比作近在咫尺的天边,表达了对帝都的深切眷恋,以及与云气相融的钟山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和谐。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宫廷文化气息,展现了明代文官群体的生活风貌和对权力中心的忠诚与敬仰。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五)

日射天门乌乱啼,朝回祇在掖垣西。

玉堂视草回鸾驭,内苑看花散马蹄。

太液波光临阙近,西山云气入帘低。

欲知别后承恩好,时有天香满袖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六)

十年谬忝戴朝簪,岁月欺人老易临。

报国未酬明主意,托交深识故人心。

太平制作过前辈,早岁声华在禁林。

何日西窗同剪烛,尊前夜雨听新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七)

扈跸叨陪侍从臣,后车宁敢附麒麟。

三春跋涉秦淮道,万里经行析木津。

薄宦十年违梓里,丹心此日系枫宸。

南来冠盖多如雨,欲赋长杨愧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八)

春风跃马上燕台,一览江山亦快哉。

盛世遭逢叨宠眷,微生报答愧非才。

已从琼岛看花去,还忆长杨献赋来。

早晚元戎清朔漠,先期扈跸日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